转自:草原云
东胜区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道德与法治学科听课活动(资料图)。东胜区开展“国通语使用能力评估”现场教研活动(资料图)。“这次培训收获很大!在历史教学、作业设计以及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了全新的认识。未来,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7月9日,鄂尔多斯市东胜区蒙古族学校初中部历史教师胡日瓦在参加完鄂尔多斯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的 “美丽园丁” 全市原民族语言授课学校骨干教师能力培训后,难掩喜悦地分享着自己的收获。而这只是东胜区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助力青年教师成长的一个生动缩影。
为扎实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东胜区从2022年起,先后发布实施了《东胜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行动方案》《东胜区教体系统“胜都聚才”工程实施方案》及《东胜区名师管理考核细则》等文件,创新举措,实施“名师结对新锐教师”的异校导师结对方式,开展了驻校跟进指导工作。
针对该区内2023年东胜区第一届、第二届 “新锐教师” 称号获得者,以及部分入职3年以内、所在学科暂无“新锐教师”的非新锐青年教师,遵循区域统筹、因校制宜、双向选择的原则,实施1名名师指导2名青年徒弟的教学工作。
在指导安排上,名师每个月驻校指导一日,包括听评课或示范课2节、参加备课活动、开展主题微讲座,以及面对面指导徒弟参加各类赛事、精品课推选、作业设计、命题研究、其他课题研究等各项活动,助力青年教师拔节成长。
此外,东胜区还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课堂观察、学生评价、教学成绩分析等多维方式,对教师应用国通语开展教育教学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估。对表现优异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针对存在问题的教师提出整改要求,并持续跟踪督促改进。将教师应用国通语开展教育教学能力与年度名师绩效考核挂钩。
目前,东胜区参加名师结对工作的市级名师有52人,区级名师170人。这一举措的实施,充分发挥了名师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东胜区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布音额尼尔乐
编校:徐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