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堃雷
时隔半年再度回到家乡哈尔滨,赵宏博一直在感叹,随着亚冬会的成功举办,哈尔滨的冰雪运动氛围越来越浓厚:“哈尔滨人对冰雪还是有一种深厚情怀的。”
作为中国花样滑冰队双人滑项目主教练,本次中国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第二站比赛,赵宏博全神贯注地看完了所有双人滑表演。他对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表示赞许,对中国花样滑冰双人滑项目的未来充满信心。
再回哈尔滨赞叹家乡的冰雪情怀
在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上,赵宏博以奥运冠军、亚冬会四金得主和亚奥理事会会旗护旗手的多重身份回到家乡,亮相开幕式现场。他表示,作为家乡人,每次回来他都很欣喜地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哈尔滨成功举办了第九届亚冬会,不仅让更多人爱上了冰雪运动,也关注中国冰雪事业的发展。这是我作为一个冰雪体育人特别乐意看到的。”如今,时隔近半年后再度回家,赵宏博感叹作为“双亚冬之城”的哈尔滨的确冰雪氛围浓厚。
“这站比赛有近500名运动员参赛,各个项目的争夺会比较激烈。今天现场来了不少哈尔滨本地以及从外地赶来的冰迷。花样滑冰是一项既有艺术美感,又对技术、体能要求极高的项目,我相信在这样的比赛中,大家一定会很享受观赛的过程,也能让更多我们哈尔滨本地的朋友感受到花滑项目的独特魅力。”赵宏博说。
市场化模式让中国花滑有更多可能
作为冬季项目领域为数不多的市场化程度极高的项目,花样滑冰在国内的热度一路走高。赵宏博正是花样滑冰走市场化和职业化道路坚定不移的支持者。早在2003年,赵宏博就与众多国家队队员一起在全国各大城市进行了30场花样滑冰巡演,激发了普通人对花样滑冰的热情和兴趣。此后,众多花样滑冰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一项目率先实现了“北冰南展”。
如今,看到来自全国各地俱乐部的小选手,尤其是女单项目年轻小花们的快速成长,作为花样滑冰“老人儿”的赵宏博难掩喜悦:“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到花滑运动中,也让项目的发展模式有了新变化。”赵宏博表示,高水平的训练促进了选手们整体实力的提升,涌现出刘玉萱等成功挑战四周跳的小花。
“新的模式让更多花滑小将完成了从‘要我练’到‘我要练’的转变。家长和运动员希望通过这样的投入,能换来技术上的进步和回报,这对于项目的长远发展来说是很有好处的,也充分说明了花样滑冰在国内也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来提升项目水平。”赵宏博说,从原来会“老三样”就能稳居全国比赛前六名,到如今需要熟练掌握全部5种三周跳、高级三三连跳才能有竞争力,特别是在女单项目上众多小花的“集体涌现”,让他对中国花样滑冰未来充满了信心。
赵宏博坦言,随着“葱桶组合”和彭程/金杨相继淡出赛场,中国双人滑项目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即将到来的2026年米兰冬奥会,中国队至今尚未拿到该项目的参赛名额,只能通过落选赛争取搭上冬奥会的“末班车”。赵宏博表示,看到年轻选手的不断成长和精彩表现,相信今后中国花样滑冰和双人滑项目还是很有希望的。
上一篇:对接供应链 打造“共赢链”
下一篇:山西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