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中国“大童”审美席卷全球流行文化
创始人
2025-07-17 07:31:33
0

来源:环球时报

德国table.media网站7月15日文章,原题:中国“大童”审美为何席卷全球流行文化 玩偶拉布布在全球的成功表明现代中国的审美不仅已在全世界流行,甚至能够引领国际潮流。泡泡玛特是这一成功案例背后的推动者,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品牌之一。德国首家泡泡玛特门店将于7月底在柏林的一家购物中心开业。对于中国的软实力建设而言,这种(大人的童真经济)无疑是真正的流行文化亮点。

其核心策略类似于“韩流音乐”、日本的“凯蒂猫”,兼具趣味性与严谨性的设计,搭配有针对性的线上营销活动,以及对本土粉丝文化的深刻理解。正因如此,泡泡玛特(这类中国)品牌才不会轻易被复制。它们属于一个有机的美学生态系统。在此案例中,是由一些中国品牌(如“引爆时空”潮玩、“52TOYS”等)共同构建的美学系统。如今,中国消费者非常重视正品。如果外国品牌想利用这一趋势,并通过可爱的玩偶提升在中国市场的影响力,就应该考虑这一点。特别是中国年轻人,已摒弃山寨品。

任何活跃于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例如微博、小红书或抖音)的用户都知道,成人与孩子结合型的“大龄儿童产业”发展趋势在中国比在欧洲更为强劲。越来越多的中国成年人开始喜爱传统上被认为是儿童或年轻人专属的那些产品或活动,比如喜欢收藏手办、动漫、乐高(常融入本土元素)、趣味时装,以及具有青少年审美特质的流行明星。

网红、明星和网络社区助推“大童”文化在中国社会被广泛接受。至少在上海这样的大一线中国城市,人们不再羞于在背包上面挂玩具,相反,潮玩成了价格亲民的身份象征。

这一消费趋势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社会变迁,人们越来越渴望回归更加简单的生活。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里,人们对安全与保障的需求,反映在“中式梦核”等复古审美潮流以及“怀旧”“童年回忆”“小时候”等话题标签上。这些标签展现出一个理想化的场景:游乐场、冰棍摊、电视动画片与电视之夜等。而伴随智能手机长大的中国Z世代对此几乎没有亲身体验。

此外,“丑萌”美学也在兴起。这可以被解读为对“不完美”的接纳,一种对(过高)社会期望的拒绝。(作者法比安·佩尔奇,刘长煌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证A500ETF摩根(56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摩根(560530)涨1.19%,报1.106元,成交额...
A500ETF易方达(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A500ETF易方达(159361)涨1.28%,报1.104元,成交额1...
何小鹏斥资约2.5亿港元增持小... 每经记者|孙磊    每经编辑|裴健如 8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联...
中证500ETF基金(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500ETF基金(159337)涨0.94%,报1.509元,成交额2...
中证A500ETF华安(159...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华安(159359)涨1.15%,报1.139元,成交额...
科创AIETF(58879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科创AIETF(588790)涨4.83%,报0.760元,成交额6.98...
创业板50ETF嘉实(1593...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创业板50ETF嘉实(159373)涨2.61%,报1.296元,成交额1...
港股异动丨航空股大幅走低 中国... 港股航空股大幅下跌,其中,中国国航跌近7%表现最弱,中国东方航空跌近5%,中国南方航空跌超3%,美兰...
电网设备ETF(159326)...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电网设备ETF(159326)跌0.25%,报1.198元,成交额409....
红利ETF国企(530880)... 8月22日,截止午间收盘,红利ETF国企(530880)跌0.67%,报1.034元,成交额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