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素珍 王朵朵
6月20日,夜幕降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乌什塔拉乡沙井子村的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不断,不时交流着种植经验。沙井子村村民张玉见笑着说:“晚上的文化广场比白天还热闹!大家聚在一起,感情越来越深。”
近年来,二师二十四团八连与和硕县沙井子村坚持“兵地一盘棋、发展共携手”的理念,在民生改善、产业互助、文化共建、就业联动等方面协同发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聚焦群众所盼,改善基础设施。自连村共建工作开展以来,二十四团八连党支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投入35万元为沙井子村新建标准化文化广场,配套安装健身器材,并对村主干道路进行硬化和亮化改造。如今,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夜晚,明亮的灯光照亮了回家的路,也温暖了村民的心。
用心帮扶解民忧,真情关爱暖人心。在帮扶困难群众过程中,二十四团八连坚持精准施策、用情用力。沙井子村村民乔兰荣感动地说:“今年开春,连队‘两委’成员和党员们帮我打扫庭院,送来春耕物资。”一句关怀、一次相助,传递着兵地一家亲的深厚情谊。
文化是连接心灵的纽带。二十四团八连与沙井子村联合开展“厚植爱国情怀 弘扬马兰精神”主题党日活动,常态化共建文化阵地、共办文体活动。节日共庆、困难互帮,兵地群众心连心。沙井子村妇联主任杨秀梅回忆起与连队党员前往马兰烈士陵园扫墓、聆听老兵讲述革命故事时动情地说:“那一刻,我真切感受到了我们就是一家人。”
二十四团八连充分发挥兵团现代农业优势,依托沙井子村土地资源,共建500亩高产示范田,推广机械化移栽与水肥一体化管理,技术覆盖率超过80%。同时,二十四团八连与沙井子村结对20对帮扶对子,常态化开展种植培训与田间指导,助农增收效果显著。
在沙井子村村民卢大高的辣椒地里,一株株辣椒长势喜人。“多亏了冯林师傅指导,去年我家种植的辣椒亩产从780公斤提高到880公斤,每亩多赚3000元!”卢大高乐呵呵地说。两人结对子后,八连职工冯林从机械移栽到水肥运筹全程技术服务,助力辣椒种植提质增效。
八连整合资源,积极对接周边企业,为沙井子村村民提供就业信息和技能培训,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沙井子村村民韩庆臣说:“我在附近工地工作,每天能挣400元,踏实又安心。”
从广场上的欢笑声,到田间地头的技术指导,从红色文化的传承互动,到稳稳的就业岗位,二十四团八连与沙井子村携手打造的“共建、共享、共赢”新模式,正在融入村庄的每一寸土地,也走进群众的心田。
兵地融合不仅改变了乡村面貌,更凝聚起携手奋进的精气神。这份协力同行的温情,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最温暖的注脚,也是兵地融合发展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