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据“中国中医”微信公众号消息,三伏天即将来临,不少人会选择贴三伏贴来治疗疾病。三伏贴应该怎么贴?有哪些注意事项?在7月1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的专题发布会上,相关专家进行解答。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吴节介绍,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今年三伏贴的贴敷时间是7月20日至8月18日,其中初伏为7月20日至29日,中伏为7月30日至8月8日,末伏为8月9日至18日。最佳时间窗口为每伏的前三天内任选一天进行贴敷,每次贴敷最好间隔10天。一般成人每次贴敷6-8小时、儿童2小时左右,以皮肤感觉耐受为度,每年三伏贴各贴一次,连续三年为一个疗程。
“一定要因人辨证开穴,再进行贴敷。”吴节提示,三伏贴优势病种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呼吸系统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支炎、肺气肿等;第二是消化系统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经常出现胃胀、腹胀,就是胃痛;第三是女性疾病,我们经常说有宫寒、月经量少,出现痛经甚至是不孕;第四是寒湿性关节肌肉疾病,比如颈肩腰腿痛、寒湿性关节炎,包括脊柱炎等;第五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如怕冷、怕风、疲劳、容易感冒的人群。
她表示,贴后出现微红或是轻度瘙痒属于正常现象,如起泡就要及时就医,贴敷期间避免直吹空调、剧烈运动。虽然三伏贴作为夏季养生的重要手段,但是恶性肿瘤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传染性疾病者,瘢痕体质者,皮肤病者禁用。另外,2岁以下的小儿需要谨慎使用。
上一篇:求好看的热血+爱情的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