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当代农机)
7月8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全面提升畜牧业综合竞争能力。
四川是畜牧业大省,当前以生猪、牛、羊、兔为代表的畜牧产业总产值已突破7300亿元。近年来,四川省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在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助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四川省提出力争用3至5年时间,打造四川首个万亿级农业产业集群——畜牧万亿产业集群。
《措施》提出,支持规模养殖场设施设备改造升级,推进畜禽养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做到应补尽补,对符合国家补贴政策的畜牧业设备,加大报废更新补贴力度。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发展。支持有机肥还田利用,鼓励第三方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对养殖场(户)无法就地消纳的粪污进行集中处理。
支持做大做强肉类精深加工,培育一批省级专精特新肉制品加工企业,对专精特新企业能力提升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打造高水平畜禽产品产业集群,省级财政对纳入国家培育计划的产业集群每年给予3000万元支持,对肉类精深加工集群进入省级先进制造业重点集群培育的,培育期间每年给予2000万元支持。
《措施》还提出,优化完善生猪保险政策,将生猪价格保险升级为生猪养殖综合收入保险,在市场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不超过2000元/头的基础上,补充提高生猪死亡风险保障至最高1200元/头,提升生猪养殖风险整体保障水平。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探索开展畜禽活体抵押、农产品仓单质押业务,推行以不动产权证书附记养殖设施信息为融资增信的新模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当提高抵押率。实施农业产业化银行贷款贴息,对符合条件的畜禽养殖、屠宰精深加工企业按规定给予贷款贴息。其中:对单个项目(主体)固定资产贷款最高贴息金额不超过200万元,流动资产贷款最高贴息金额不超过100万元;在原基础上,对生猪产业贷款贴息利率增加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