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新闻网
群众“心上事”政府“上心办”
——磁县靶向发力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
“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民生实事,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5年,磁县面对“民生”这道时代考题,以一项项扎实举措带来看得见的变化,一张张“民生清单”变成了一个个“幸福账单”。
创新形式“促就业”、解决群众“停车难”、精准助残“送上门”……今年以来,磁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各单位、部门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25项民生工程,靶向发力、精准施策、狠抓落实,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用心用情办好群众最在乎的事、最牵挂的事、最期盼的事,一个个民生承诺,一件件民生实事,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日子,让广大群众收获满满。
创新形式“促就业”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百姓福祉。
6月27日晚,经过精心筹备的2025年夏季首场“零工夜市”现场招聘会,在磁县零工市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吸引了众多求职者与企业参与,为当地就业市场注入新活力。
“我是学物流专业的,有几家公司的待遇很好,想做进一步的了解。”求职者张鹏说。
活动现场,中化滏恒、邯郸金益农等用工量较大的企业和商家带来众多优质岗位,化身“摊主”热情招揽人才。他们为现场求职群众和线上粉丝详细介绍岗位要求、工作内容以及工资待遇等信息。不少求职者在各个摊位前驻足,认真了解岗位详情,积极与招聘人员交流。
为扩大活动影响力,招聘会通过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磁县就业”抖音号全程进行了直播。线上累计观看量5800余人次,粉丝在评论区互动留言320余人次;累计到达现场的群众200余人,气氛热烈。
今年以来,磁县深入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围绕高质量充分就业,创新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强化政策扶持,扎实推进各类群体就业创业。磁县创建规范化零工市场,已开展创业服务1533人次,失业人员再就业596人。磁县零工市场被市人社局评为2025年邯郸市十佳规范化零工市场。
数字的背后,是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一组组数据,见证着磁县就业工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
解决群众“停车难”
盛夏时节,穿行在磁县大街小巷,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配套服务设施丰富便捷,见证着城市更新的步伐和品质的提升。
在磁县闽台商贸城里,果蔬、肉类、各类日常用品琳琅满目,居民们正在精心挑选,可“停车难”曾是这里商户和群众的闹心事儿。
“原来这里的停车位比较少,居民来市场买东西又特别多,停车特别不方便。”在磁县闽台商贸城停车场,磁县居民张杰感慨地说,自从新建了停车场,一下子方便了很多。
新修建的停车场内车辆有序停放。 磁县县委宣传部供图随着城市机动车不断增加,不少地方出现了区域性的停车难问题,停车位“一位难求”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年,磁县深挖城市资源,为居民提供停车资源,缓解停车难,已建成幸福拾光停车场、东光街东侧停车场等7个停车场,共计838个停车泊位,现已全部完工投入使用,进一步缓解了区域停车难。
“政府把老百姓的需求放心上,实心实意办实事,让大家打心眼里觉得温暖。”磁县商户王妮说。
这些清晰可见的变化,折射出磁县在推进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中迈出的坚实步伐,一场从“旧貌”到“新颜”的精彩蝶变正在火热上演,让居民的幸福指数直线飙升。
精准助残“送上门”
扶残助残,是一项温暖的事业,也是一份幸福的寄托。
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下乡、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这些措施是缓解居家照护压力、解放家庭劳动力、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民生实事。
“送来的不仅仅是辅助器具,更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和温暖。”近日,在磁县都党乡石场村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下乡活动现场,参加活动的残疾人及其家属纷纷表示。
此次活动中,工作人员为有需求的残疾人现场适配了手杖、四角杖等辅助器具,又到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中适配助行器等辅助器具,并耐心细致讲解了辅助器具的使用方法、维护保养等知识,让残疾人及其家属都能够娴熟、安全地使用辅助器具。同时,工作人员还为残疾人发放了《精准助残服务工程明白卡》,确保残疾人能找到人、说上话、办成事,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自“精准助残服务工程”实施以来,磁县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下乡活动持续开展,为残疾群众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进一步提升残疾人满意度。截至目前,磁县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335件,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5户,为115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救助,为609名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举办残疾人花椒种植实用技术培训班,相继开办电子商务、中式烹调、保健按摩等三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共培训残疾人160余人。上半年,磁县共为1400余人次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全县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民生实事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磁县正以厚实的民生温度回应群众热切期盼,为民生加码、为幸福加速,绘就更加美好的民生幸福新画卷。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李艺璇 通讯员 崔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