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表舅是养基大户)
今天权益市场的表现,继续不错,如果横向对比来看的话,我们昨晚说过,因为周五美股盘后,川宝给欧盟和老墨发了30%的关税加征函,因此全球风险偏好可能会被短期压制,从实际情况来看,金价今天突破3370美刀,这还是6月23日以来的首次,而全球股市,除了A股和港股之外,主要市场里,也就已经确认最低关税的英国没跌,而还没开盘的美股那边,主要股指期货也是下跌的状态。
因此,A股和H股,应该说,表现是相当有韧性的。
目前的权益市场,核心还是风险偏好较高,以及资金驱动的逻辑,两个数据比较有代表性:
其一,是两融这边,最近15个个交易日,有14个,融资盘都是净买入的,余额来看,持续创对等关税以来的新高;
其二,是私募那边,排排网披露,截至7月4日,股票私募的平均仓位已经突破77%,环比上一周提高了2个点以上,其中,百亿私募的平均仓位突破了83%,单周环比提升了3个点以上,这个仓位,创最近93周,也就是差不多2年以来的新高了。
这就导致,整个A股和港股,基本都处于题材股,一点就着的状态,比如,周末的时候,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中标了中国移动的人形双足机器人采购项目,金额一共1.2亿,今天,机器人板块就再次炸裂了,不仅机器人ETF,562500这种正规军大涨,ETF市值突破了150亿,整个板块市值增加了几百亿,连带着阿猫阿狗的小票,也大批量涨停,这就是情绪的力量。
我个人觉得,在今年,这种明显是资金驱动的活跃市场里,理解并关注机构行为、资金流向,是最具性价比的。
星球用户都清楚,我自己日度在跟踪的数据,包括但不限于ETF资金(宽基、行业及主题、跨境)、两融、港股通南向等。
而定期可以关注的,还有上面提到的私募仓位数据、保险的新增保费数据、基金业协会的月度数据(看公募主动权益的份额缩减幅度,以及证券私募的备案金额等)、产业资金减持和融资数据、央妈的回购增持再贷款和互换便利数据(后续至少货政报告每季度会更新一次)。
当然,还包括北上资金,也就是外资的数据。
......
北上资金,过去被称为聪明钱,但是,自从停止披露后,就变成聪明的太监——指望不上了。
不过,现在,一个季度,还是会披露一次时点数据的。
从上周披露的最新数据来看,大家看到的新闻里的口径,可能是这样的:
“外资连续两个季度加仓A股!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A股总市值2.29万亿,相较于2024年底,增加了871亿,相对于一季度末,增加了548亿。”
简单想想就知道,这种报道,是不准确的,感叹号加的太急了。
因为,披露的是总市值的规模,因此,还需要考虑市场本身的涨跌,如果市场上涨的话,持仓市值,本身就会水涨全高。
这里,我给两个比较的口径。
如果看总市值的话,一季度,北向资金的增幅是1.5%左右,二季度是2.5%左右;
假设北向资金的选股能力,接近中证800,那么,一季度、二季度的中证800区间涨幅,分别是-0.32%、+1.19%,也就是说,和总市值增幅相比,应该得出北向资金加仓的结论;
而假设北向资金的选股能力,接近主动权益,那么,wind偏股混合基金指数,一季度、二季度的区间涨幅,分别是4.65%、3.06%,因此,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北向资金连续两个季度,都是减仓的。
因此,我觉得,客观来看的话,更贴近实际的情况应该是——北向资金,总量来看,上半年处于躺平的状态,没有增加A股投资的总敞口,但结构来看,是有调整的。
怎么看结构的调整呢?
我引用一下天风策略团队的数据,下图,把截至二季度末,北向资金持有的前二十大个股拉出来,剔除个股涨跌的影响后,看持仓市值的变化,这就是比较直观的,外资,二季度加减仓的结构变化。
如果我们把“加减仓±5%”,作为趋势性的变化的话。
那么,加仓的方向,主要是宁德、三一重工、北方华创,这些机电板块的龙头,而从上半年的出口数据来看,这些机电出口,恰恰也是中国出口贡献最大的板块;另外,则是紫金矿业这种明显受益于金银铜价格飙升的公司,以及医药类公司。
而减仓比较多的方向,主要是茅台(排第26的五粮液,则减仓了19%)等白酒股,美的等可选消费,以及大金融板块。
其实,外资卖出大金融,逻辑是很容易理解的,如果外资不卖,你觉得,南向资金疯狂买入的港股,是谁拱手在让出?
而与此同时,我再给大家一个角度,上述北向持有的前十大个股里面,同时在A+H上市的,有5个(还包括宁德,是二季度刚上市的),大家可以看下图,对比一下在AH的表现,清一色的,港股的表现,优于A股,也就是说,AH溢价是持续压缩的。
更别提,宁德时代,现在港股比A股,还溢价超过20%,倒反天罡。
因此,我直接说结论吧。
1、对外资来说,现在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实现H+A上市,叠加南下资金大幅净流入后,提高了港股的整体流动性中枢,相当于外资,有了足够大的对手盘了,因此,买H股的便利性和优先级肯定会更高一点,从外资的重仓个股看,整体来说,几乎都是AH溢价在收缩的;
2、当然,A股还有很多港股没有的品种,或则流动性差异很大的;
3、整体来看,如果把A+H放在一起看,中国资产的吸引力是在增强的——根据景顺近期发布的《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在受访的主权财富基金中,59%将中国列为高度或中度优先对象,高于去年的44%;但是仅仅从A股看,北向资金可能处于比较躺的状态,要看到仓位大幅提升,短期不太可能,因此,外资的审美,不一定是未来一段时间,A股表现最出色的板块。
......
多聊几句市场的热点哈。
1、债券,转瞬即逝的机会。
今天,披露了进出口和社融的数据,应该说,从总量来看,都是不错的,不过,坦率来说,出口的抢出口效应,以及社融的季末效应(企业的短期贷款环比新增了1万亿以上),都还是比较明显的。
从债券的表现来看,因为股债跷跷板,以及今天一级发行的带动,上午,整体债市是小幅上行的。
下午14点30的时候,有星球的嘉宾朋友聊起来,提醒我,可以加点仓了。
结果,根本来不及啊,就那个点,就是日内的顶点...
傍晚,ym公告,7月15日开展1.4万亿买断式逆回购,本月到期1.2万亿,因此净投放2000亿。
态度是很明确的。
因此,对于股和债,我们的观点还是没变化的,中午又强调了一遍《今年的底层逻辑》。
2、一些半年的业绩报告。
业绩分化的非常明显。
券商,很牛逼。
天风,预计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
东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预增50%-70%;
长江,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110%-130%;
中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55%到78%;
国泰海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205%到218%;
信达证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50%到70%。
黄金和有色,很牛逼。
山东黄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84.3%到120.5%;
洛阳钼业,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51.37%到67.98%。
赤峰黄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52.01%到59.04%。
白酒,亚历山大。
水井坊,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6.52%。
酒鬼酒,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90.08%-93.39%,提到,白酒企业经营进一步承压,马太效应下中小酒企压力更大,经销商回款意愿谨慎。
光伏,亚历山大。
通威股份,预计上半年净亏损49亿元-5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31.29亿元;
国晟科技,预计上半年净亏损8000万元-1.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1亿元;
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4亿元-28亿元。
晶澳科技,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5亿元-30亿元。
整车,亚历山大。
江淮汽车,预计上半年净亏损6.8亿元左右,同比盈转亏;
北汽蓝谷,预计上半年净亏损22亿元-2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5.7亿元。
另外,AI方面。
新易盛,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7亿元-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
整体来看,进入财报季,基本面筑底周期,行业分化会很明显,要注意一下。
3、跟投建议。
除了纯纯的债,今天依然处于连续三天发车的最后一天外。
其余,无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