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黑龙江日报
宝田村水稻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文/摄 郭丽 本报记者 董新英
“现在玉米长势是一叶、两叶……五叶一芯,六到八片叶时启动第一遍喷灌。”“没错,这两天就得盯紧了。”近日,在绥棱县靠山乡富国村的玉米单产提升示范园区,村干部石长山正和县农技专家确认水肥一体化系统的追肥时间节点。
近年来,农业科技成为绥棱县保障粮食丰产丰收的重要支撑。该县持续发挥各类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典型引领作用,推动传统农业创新升级,实现从“会种地”到“慧种地”的转变。
在富国村这片黑土地上,一场变革正悄然发生。2024年,富国村首次引入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该模式将灌溉与施肥合二为一,为每株玉米定制“营养套餐”,真正实现“缺啥补啥”。尽管这是水肥一体化模式在园区的“首秀”,但作物单产的显著提高,让村民看到了现代农业的效果。
“今年我们把示范面积从150亩扩到300亩……”石长山蹲在田埂上,指着垄间铺设的滴灌带介绍:“去年垧产潮粮30个水的达到了3.5万斤,比普通小垄增产将近6000斤,我们这个玉米高标准种植示范园区运用了先进种植模式和先进种植技术,比如110厘米大垄双行玉米栽培模式、水肥一体化滴灌模式等,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盛夏时节,走进绥棱县上集镇宝田村水稻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均高30厘米的水稻秧苗迎风摇曳、长势喜人。年初,该基地成功晋升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从春耕到夏管,无人驾驶插秧机、无人机施肥、精准气象监测系统等一系列智慧科技随处可见,基地内的各项现代化设施为农业发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据绥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磊介绍,全县已有7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其中24个是今年新建的。“每个园区都是技术集成的‘样板间’,我们通过‘园区示范+田间课堂’的方式,让农民看见科技的力量。”截至目前,全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不仅涵盖水稻、玉米、大豆等传统作物,智能温室加持的设施农业还推动了特色经济作物的快速发展。如今,该园区正在推广建设成为良种良法的试验田、先进模式的示范区、科研成果的推广站,绥棱县正将“十四五”农业现代化规划的“施工图”,一步步转化为黑土地上的丰收实景。
上一篇:鹤岗打造15分钟公积金服务圈
下一篇:俄方回应马克龙:不可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