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记者汪晨云 报道组葛锦熙
“抱拳礼”“并步按掌”“右开马亮掌”……7月9日上午,常山县同弓乡山边村的洪家祠堂内传来响亮口令声。推门而入,记者看见常山洪氏斋公拳的第五代传承人洪文达在给孩子们上课。
院子不算很宽敞,中心位置铺满了泡沫垫。一群孩子在泡沫垫最边缘围坐一圈,六七个孩子站在中间。洪文达一句口令,这六七个孩子就快速摆出一致的武术动作,然后稳稳地定住,等待下一个口令。
洪氏斋公拳是同弓乡盛行的传统武术,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现在是省级非遗项目。2017年起,每到暑期,洪文达都会开设洪氏斋公拳的暑期培训班,学员从最初的一期10多名发展到现在的60多名。今年的暑期培训班于7月5日开班,分两期进行,学员中年龄最小的8岁,最大的20岁,男生女生都有。
“并步抱拳礼。”当洪文达说到这一句时,整套武术动作才算结束。孩子们快速退出中间区域,另一批孩子又抓紧补位。
这一场,是老学员带新学员练习。今年20岁的陈博文跟着洪文达学习了9年,刚考取杭州师范大学的武术类专业,现在成了一名助教。他一边走着,一边喊口令。刚入门的几个孩子动作虽不是很熟悉,但每个动作都在努力做标准。
“像他这样的助教有5个,都是跟了我很多年的。”洪文达说。这个月底,他还要带一批学员参加第十七届浙江国际传统武术比赛。
一场练习结束,孩子们满头大汗,但各个看起来都精神抖擞。“不辛苦,非常好玩,我觉得我更有活力了。”12岁的学员洪诗其擦了擦汗,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