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认定的先进级智能工厂涵盖四川六大优势产业,聚焦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开展建设,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广泛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
●下一步四川将分层分级系统性、规模化推进智能工厂建设
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7月11日,记者从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获悉,四川省2025年度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正式公布,成都青山利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血液净化制品智能工厂、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高效太阳能电池5G智能互联工厂等104家工厂入选。这是四川首次对先进级智能工厂进行认定。
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的主要载体,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明确,将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4个层级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首批认定的我国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中,四川有10个项目入选。按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2025年版)》要求,今年,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组织全省规上企业开展基础级智能工厂自评自建。“在此基础上认定的先进级智能工厂,是区域行业领先的智能制造发展标杆,同时也是卓越级智能工厂的预备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智能化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次认定的先进级智能工厂涵盖四川六大优势产业,聚焦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开展建设,面向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广泛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系统,实现生产经营数据互通共享、关键生产过程精准控制、生产与经营协同管控,在重点场景开展智能化应用。
作为四川电子信息产业的“排头兵”,长虹控股集团共有8个智能工厂上榜。其中,长虹空调的空调生产制造厂通过建设定制化智能产线,实现每小时印制电路板产量达800件,生产效率提升67%;长虹技佳的高新区长虹智能制造工业园G02冲压工厂采用AI视觉检测设备,能以每分钟最高100件的速度实时采集产品图像,并结合深度学习算法对划痕等缺陷进行毫秒级判定,使单条产线检测效率提升70%以上,漏检率降至0.5%以内。
传统行业也涌现一批智造典范。例如,好医生医药制造智能工厂拥有450余台(套)设备、25条提取生产线和6700余个关键控制点位,生产线自动化率达98%,通过数字化智能控制平台和系统集成,实现生产全过程的精准控制。
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智能化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四川将分层分级系统性、规模化推进智能工厂建设,通过发展智能产品和装备,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激活数据要素新潜能,深化人工智能新应用,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