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获悉,中国证券业协会(以下简称“中证协”)研究制订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中证协今后一段时期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意见》主要内容包括完善自律管理体系、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引导督促服务功能发挥等7个方面,共计28条措施。
《意见》明确,建立健全与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自律管理体系,强化科技赋能,创新服务手段,不断增强自律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畅通传导机制,引导证券公司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强化行业合规风控管理,促进行业功能发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推动形成“功能发挥更有效、经营理念更稳健、发展模式更集约、公司治理更健全、合规风控更自觉”的良好行业发展生态。
服务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新“国九条”及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要求,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有关要求,完善协会自律管理,服务证券业高质量发展,中证协研究制定《实施意见》。
证券公司是投融资的桥梁,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枢纽机构,在提升直接融资比重、支撑实体经济发展、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作用。中证协作为证券行业的自律组织,在服务行业、服务监管方面具有特别的优势,应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为更好推动“1+N”系列政策在证券业自律管理领域有效落实落地,中证协认为有必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考虑,进一步提升自律管理与服务的工作质效。
7大方面28条措施
此次发布的《实施意见》从七个方面共设置了28条措施,包括完善自律管理体系,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引导督促服务功能发挥,加强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及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在强化自律管理功能方面,《实施意见》指出,通过完善证券行业自律管理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实施体系,更好发挥协会自律管理的协同和补位作用。主要包括完善协会内部架构和会员管理、完善与行政及其他自律组织分工协作机制;加强自律管理制度建设,突出自律规则的前瞻性、预防性和可操作性;强化自律检查力度,完善自律惩戒管理约束机制;优化证券公司评估评价机制,更好发挥行业发展“指挥棒”作用。
在加强保荐承销业务自律管理方面,《实施意见》明确,通过督促证券公司提升保荐、承销、定价能力,优化网下投资者管理,推动形成买卖双方充分博弈、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约束机制。主要包括进一步细化完善发行承销自律规则,提升承销商发行定价能力,规范保荐承销收费行为,压实保荐承销责任;加强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优化网下投资者结构和数量,发挥分类名单、“白名单”等机制作用,更好发挥长期资金在新股定价中的作用。
督促券商将功能性放在首位
《实施意见》在“引导督促服务功能发挥”这一方面着墨颇多,针对性地提出了9条具体措施。该部分内容旨在督促券商将功能性放在首位,提供高质量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
主要包括:一是做好规划、引导和动态跟踪,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分层分类推进一流投行和投资机构建设。二是引导激励证券公司更好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引导证券公司将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纳入经营发展长期战略,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引导提升投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加大对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的投入,健全投行内控体系,加强中介机构职责边界和“过罚相当”的责任认定问题研究。四是持续推动发展债券业务。五是加快发展财富管理业务。六是推进场外市场建设。七是推动证券业国际化。八是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九是完善从业人员管理和考试培训工作。
加强合规建设
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实施意见》还提出,加强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健全风险防范应对机制。主要包括:推进证券公司合规风控体系建设,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债券、衍生品、程序化交易、融资融券和另类投资等重点业务风险监测监控;加强场外业务交易报告库建设,加强风险监测,提升场外业务透明度,强化场外市场风险预警功能;持续提升行业网络和信息安全水平,推进行业机构数字化转型。
对于加强舆论引导和预期管理、督促行业提升声誉风险管理水平,《实施意见》提出,引导行业积极发声,增强正面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解读好宏观经济、产业政策、金融和资本市场政策;督促证券公司严格落实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压实声誉和舆情管理责任,树立行业良好形象。
《实施意见》要求,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升行业社会声誉。主要包括:推动行业文化建设走深走实,优化行业发展生态;督促证券公司落实稳健薪酬要求,加强诚信和廉洁从业管理;引导证券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社会形象。
此外,《实施意见》还对协会自身建设进行了规定。
上一篇:怎样训练一些普通鸟
下一篇:这家面板大厂将连亏15个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