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买量化私募产品时,不可避免要遇到一个问题:
那到底怎么选?看完这篇,你的心中一定会有答案。
买大,图的是安心。
截至今年3月底,近3年超额收益TOP20中,百亿私募占6成,主要集中在5-16名,虽说不是最拔尖,但肯定称得上是中流砥柱。
头部量化私募最大的优势有三个:
以上三个加起来,让大私募能高效处理大规模数据,并长期有效地迭代算法策略。
看起来很不错是不是?
BUT!在量化圈,规模是收益的天敌,就像跷跷板的两端。当一家量化私募规模到了行业前几名,它大概率不会像初出茅庐时那么猛。
拿2024年某新晋的量化“四大天王”举例,规模超600亿,旗下的1000指增,前两年超额超20%,但2024年也跌到了15%以下。
因此如果你的收益预期不高,觉得能跟上指数涨幅就OK,顺便再加点稳当的超额,那可选大私募。
但有一点要注意:因为业绩太好而短时间规模大增的管理人,别急着选,先观察一阵子。等规模和业绩稳定后再买。
买小,图的是超预期的收益。
截至今年3月底,近3年超额收益TOP20中,位居榜首的是某10-20亿规模的管理人。
有的小私募业绩的确很猛,不过往往良莠不齐,一不小心就踩雷。
不过我有招儿~想选优质小私募,就看这三点:
满足上面三个条件的产品,一般既能靠灵活独特的策略获取超额,又具备较好的抗风险能力和资源投入实力。
比如SF这家小私募,就满足以上三个条件,23年成立以来收益已超200%。
总结下,如果你求稳,可以直接买大私募,尤其是已经过了容量适应期的。如果你追求高弹性,可以考虑40-60亿左右、团队实力强、策略具有独特性的小私募。
我是画不多说,私募圈里最抽象的灵魂画手,画画圈里最专业的私募研究员。
关注我,用最简单的方式,做好私募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