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数 | 第 3674期
审核 | 步步 美编 | 亚恒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区域消费市场正迎来历史性机遇!
2025年8月29日至31日,由华糖云商、食业头条承办的“第三届京津冀产销对接会暨2025京津冀品牌消费节”将于石家庄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
本届大会以“品牌引领消费”为核心,聚焦食材产业升级与渠道革新,为食材企业打开京津冀万亿级消费市场的战略通道提供全链条赋能。
万亿市场
食材产业迎来黄金窗口
京津冀地区GDP总量超10万亿元,拥有1亿+消费人口与超100万零售终端,消费潜力持续释放。这一区域不仅是北方的经济核心,更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完整食材产业链。
河北省作为农业大省,依托环绕京津的区位优势,构建了稳定的生鲜供应网络;天津凭借港口资源强化水产食材的集散功能;北京则以消费市场优势引领高端食材需求,三地互补形成高效的产业协同格局。
2025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强化消费品牌引领”,支持推广消费新业态、开拓国货增量市场。
政策红利叠加区域产业升级需求,推动食材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加速转型。预制菜、复合调味品、速冻食品等新兴品类迎来爆发期,食材企业亟须通过技术创新与工艺优化提升产品附加值,满足消费端对便捷性与品质的双重需求。
本次大会特设中国餐饮零售/食材调味馆,汇聚冻品、调味品、预制菜等全品类食材企业,构建产业与消费深度融合的展示平台。
精准对接
打通渠道核心命脉
京津冀区域渠道生态正经历深刻变革。一方面,连锁餐饮规模化扩张催生集中采购需求,头部品牌通过标准化供应链体系实现跨区域复制;另一方面,团餐市场集约化发展推动亿元级集采常态化,学校、企业、机关食堂的食材需求向全品类、高效率方向升级。
此外,商超与硬折扣渠道的并行发展,既保障民生基础供应,又通过高性价比策略激活下沉市场潜力;而B2B与私域平台的崛起,则打通了食材直达终端餐饮的短链通路,实现供应链的柔性响应。
为匹配渠道变革趋势,大会创新打造了全面覆盖食材全产业链的八大渠道矩阵:连锁餐饮头部品牌渝香辣婆婆、小放牛、光明渔港等将发布年度采购计划;团餐龙头千喜鹤、尚饮餐饮开启规模化集采项目;商超与硬折扣渠道代表北国超市、嗨特购联合选品;B2B及私域平台如河北顿洁供应链、一乡一品生活优选深度参与资源对接。
活动期间将同步举办京津冀连锁餐饮采购对接会和中国北方量贩折扣联采对接会,为食材企业提供与渠道决策者“面对面洽谈、一站式签约”的高效场景,推动供需精准匹配。
消费联动
引爆品牌声量与销量
京津冀餐饮文化在融合中持续创新。京鲁菜系的醇厚底蕴、津门小吃的市井烟火、冀菜的地域特色相互碰撞,推动菜系边界消融与口味融合,为食材应用创造多元场景。消费者从“吃饱”向“吃好”跃迁的过程中,对食材的产地溯源、工艺透明度和健康属性提出更高要求,倒逼企业构建从生产到营销的全链条品质管理体系。
为强化品牌消费体验,大会推出两大创新活动:百大品牌千万消费券活动,联合河北省饭店烹饪餐饮行业协会,联动100+餐饮零售品牌发放代金券、满减券,激活终端消费活力;另外举办大学生吃货节,通过“真人娃娃机零食大作战”“创意零食大转盘”等互动设计,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深度参与。
大学生作为未来消费主力,对休闲食品、预制菜的接受度高,其偏好将直接影响品牌在开学季市场的占位效率。活动不仅聚焦短期销量转化,更致力于传递食材背后的文化价值与生活方式,实现品牌认知的长期沉淀。
全域传播
赋能品牌长效增长
数字化正重塑餐饮产业链价值分配。从食材溯源系统、智能订货平台到消费者数据分析,技术渗透至产业链每个环节,为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支撑。与此同时,媒体传播生态的多元化使品牌建设路径发生根本性转变——央媒的公信力背书、垂直媒体的专业解读、社交平台的裂变传播共同构成立体声量矩阵,帮助品牌穿透区域市场壁垒。
参展企业可借势大会多维资源实现深度赋能:通过参评“京津冀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获取官方认证提升品牌公信力;整合人民日报、新华社及食品板等50余家媒体资源,形成跨圈层传播势能。
参展即机遇
共拓食材产业新蓝海
京津冀食材产业正站在升级风口。政策驱动下的冷链物流网络完善、消费升级带动的品类创新、技术变革赋能的供应链优化,共同推动区域从“食材集散地”向“产业价值高地”转型。
企业需把握三大趋势:供应链协同化,包括共建共享仓储与配送资源;产品差异化,深度挖掘地理标志食材与非遗工艺;渠道多元化,融合传统批发与新兴平台,方能在市场重构中抢占先机。
第三届京津冀产销对接会以政策为翼、以渠道为桥、以消费为锚,诚邀全国食材企业共赴石家庄:展示品牌实力,对接核心资源,抢占京津冀市场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