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申万菱信基金)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与技术创新加速突破的双重驱动,正重塑数字产业的发展格局,催生出金融创新与AI技术两大主线。TMT赛道正在逐步形成金融创新与AI技术深度耦合的新范式。
两大主线
纵观未来TMT行业的机遇,金融创新和AI是两个主线。
金融创新层面,申万菱信基金经理梁国柱盘点道,首先近期政策的密集出台为金融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其次,政策开放。今年3月31日海南省新闻发布会指出,海口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获批并启动建设,这是我国30年来首次增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同时正在加快建设连接香港和东南亚的2条新增国际海缆,为金融创新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金融创新试点也在不断推进,日前,香港首张中资券商虚拟资产全牌照发放。得益于虚拟资产广阔的资产范围,或为金融创新带来较大的空间。
技术方面,AI领域或将迎来重要的发展机遇。外媒新闻消息称,GPT5或将正式发布,在梁国柱看来,这或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催化事件。招商证券研究报告指出,这预示着生成式AI从通用语言模型迈向智能代理的技术演进,产品化进程加快、商业模式多元化探索的市场热潮,和技术竞速加剧、传统搜索引擎头部公司迎来直接挑战的生态重塑三大新一轮飞跃看点。
“2017-2022年是AI应用的量变阶段,2023年后迎来了质变阶段。”梁国柱表示,在AI产业演绎方面,2023年处于云端初步显现产业级应用阶段,2024、2025年逐步落地,从云端产业落地到云端产业爆发,从边缘端初见雏形到边缘端产业落地,最终或将是终端百花齐放、应用大方异彩。
从技术发展趋势来看,2023-2024年主要关注“基础设施+大模型”,如GPU、光模块等;之后则转向“AI Agent+智能终端”,大模型公司向SaaS转型,终端关注“SoC+存储”等。
政策引路
在科技飞速发展与政策持续利好的当下,金融创新领域的推进速度不断加快。不可忽略的是,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数字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悉数来看,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多部门围绕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科创板改革等关键领域发布了一系列重磅金融政策。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在上海实施8项金融举措,涵盖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运营等重要方面。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会同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方案》,中国证监会也针对科创板发布多项改革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等。这些政策从宏观层面为数字金融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吸引更多资金与资源向数字金融领域汇聚。
稳定币等虚拟货币也为数字资产交易带来了新机遇。美国参议院于今年5月通过了《2025年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指导和建立法案》,确立了首个广泛的联邦框架用于监管稳定币。中国香港也在今年5月30日《稳定币条例》正式刊宪生效,成为全球首个对法币稳定币建立全面监管的司法管辖区。
稳定币通过与法定货币或其他稳定资产挂钩,一定程度降低了价格波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了价值储存和交易媒介。其在跨境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数字资产交易带来了更高的效率与安全性。例如,在跨境电商交易中,稳定币能够快速完成支付结算,避免传统跨境支付中的高额手续费和漫长结算周期。随着监管框架的逐步完善,稳定币有望在数字资产交易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的重要桥梁。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上述内容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不代表对未来市场表现和相关板块基金产品未来投资收益的保证,不代表本公司对基金业绩的任何承诺或预测。观点仅代表当时看法,今后可能发生改变。基金管理人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