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 在重庆市涪陵区蔺市街道,只要提到蔺市街道市场监管所(以下简称“蔺市所”),不少人会竖起大拇指,对该所立足职能职责,热心为经营主体服务的做法赞不绝口,其解决经营主体急难愁盼的点点滴滴,诠释了什么是一枝一叶总关情。
牵线搭桥,解决猪肉销售难
前某食品公司负责人刘红将一面印有“高效服务暖人心 心系企业办实事”字样的锦旗送到涪陵区市场监管局,并感激地说:“我是专程来感谢贵局蔺市所同志的,是他们为公司牵线搭桥,缓解了我公司猪肉销售难问题。”
食品公司负责人送来锦旗向蔺市所表达谢意。该食品公司是一家猪肉加工企业。去年10月,蔺市所执法人员到该公司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时,了解到该公司因市场行情不好,猪肉滞销严重。此事得到所长吕刚的高度关注,他四处打听,希望能够帮助该企业找到销路。去年11月,吕刚率工作人员在同为蔺市街道辖区的一家榨菜厂检查时,发现该厂员工多,对猪肉的需求量较大。在蔺市所工作人员的撮合下,双方达成购销合作协议。按照协议,食品公司每个月向榨菜厂供应猪肉约750公斤。除了与榨菜厂达成长期供销关系外,在蔺市所工作人员的牵线搭桥下,公司还与两家幼儿园成功签订猪肉购销协议,为幼儿园300多名师生提供猪肉食品。
为猪肉加工厂和榨菜厂食堂联系猪肉购销事宜。其实,蔺市所牵线搭桥,促成企业达成购销协议的远不止这件事:辖区某知名酒厂对稻谷壳的需求量较大,需要到外地采购,该所得知这一情况后,牵线辖区一家大米加工企业与酒厂达成稻谷壳购销协议,每年成交提供糠壳近千吨;牵线某榨菜加工企业与涪陵多家幼儿园达成儿童榨菜采购协议……
出谋划策,认证认可助企发展
某粮油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食用植物油、调味品生产的民营企业。该公司虽然注重产品质量,但在产品销售方面始终打不开局面,公司管理层对此一筹莫展。蔺市所工作人员在企业走访时得知这一情况后,为该公司找出了症结。该所工作人员建议公司以建立产品质量认证体系为着力点,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从而赢得消费者的认可。随后,该所落实专人,对公司建立质量体系、申报产品质量认证等工作进行了全方位指导,直到该公司如愿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之后,该所工作人员又多次深入企业,指导公司改进生产工艺,不断丰富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行产品生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公司被重庆市评选为“专精特新”企业。
“没有蔺市所同志的精心指导,就没有公司快速发展的今天。”该公司负责人感慨地说。
八方奔走,解决企业用地难
地处蔺市街道辖区的某陈醋厂有50多年的陈醋酿造史,该厂生产的老陈醋被命名为市级非遗产品。然而,2023年该陈醋厂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到期。蔺市所执法人员上门对该厂进行经营场所核查时,认定该厂的厂房及生产场所不符合陈醋酿造要求,无法取得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涪陵区市场监管局、蔺市街道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蔺市所工作人员现场了解陈醋厂新厂房建设情况。“得想办法让这个厂找到合适的厂房,不能让这个传统优势项目因‘有产难投产’而倒闭。”所长吕刚了解这一情况后,立即动员全所同志为该厂找到合适的厂房。随后,多次向蔺市街道党委、政府领导汇报情况,讲明了该厂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的作用,说明了该厂重新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条件,以及该厂的用地需求。在多次沟通协调下,街道领导答应为该厂提供用地计划。
由于晾晒陈醋原料需要日照充足且较为宽阔的场地,蔺市所工作人员先后多次与厂家负责人、蔺市街道工作人员一同对10多处地块进行了查看,但均不符合建厂要求。经过不懈努力,此事终于得到解决。2024年7月,相关部门最终同意了该厂的用地需求。目前,占地近8亩的新厂房建设正在如期推进中,预计今年底可以建成投产。事后,获得厂房用地的该厂负责人胡建东对蔺市所同志感激不已。
品牌兴企,助力乡村振兴
深入茶叶生产基地了解并指导“涪陵白茶”种植情况。
蔺市街道盛产茶叶,蔺市所同志把支持茶叶生产作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一直关注着茶叶加工企业的发展。为促进茶叶产业发展,在蔺市所及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蔺市农服中心2006年成功引进白茶品种,并指导成立涪陵区联辉茶叶专业合作社。2013年,指导该合作社成功注册“涪陵白茶”地理标志商标。目前,涪陵白茶的种植面积达500多亩,参与白茶种植的农户达265户,户均创收1万元以上。“涪陵白茶”先后荣获重庆市第七届、第八届“三峡杯”名茶金奖、第九届全国“中茶杯”名茶评比一等奖等,并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有机食品认证。不少茶农说:“是蔺市所的同志指导我们通过‘涪陵白茶’这一金字招牌走上了致富之路。”(文光辉 蔡丽珍 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