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新华财经
“数智赋能”不仅是技术手段的升级,更是成本管控理念的革新。近年来,江苏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淮阴卷烟厂(以下简称“淮阴卷烟厂”)贯彻“精益管理创效益、降本增效促发展”理念,在原料仓储养护中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构建起“数据可追溯、成本可预控、模式可复制”的原料现代化管理体系,助推企业原料仓储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从“两次充氮”到“一年一次”,生态防虫降本增效
原料管理是构建卷烟产品质量体系的第一道防线和闸门。淮阴卷烟厂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聚焦生态防虫,构建“气体调节+防虫纱网”的绿色烟叶防控体系。
但每年春、秋两次的充氮防治费用是原来治虫费用的5倍多。基于成本管控要求,淮阴卷烟厂烟叶处依托前期绿色清洁仓间建设创造的良好仓库环境,积极探索一年一次充氮治虫新模式。
2024年春季,实验小组选择6个绿色清洁仓间约6.8万担片烟,实施一年一次充氮防治工作。在11月初,对这些垛位原料开展治虫验证,诱捕器中均未发现烟草害虫,一年一次充氮治虫工作取得成效,节约费用27万余元。
(养护工运用数字化手段实时获取库内温湿度、氧气浓度等关键数据信息 朱磊摄)“新模式并不是单纯减少充氮次数那么简单,还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流程化、标准化,明确管控要求,形成长效机制。”淮阴卷烟厂计划管理员沈步军说。
新烟入库前,完善物资准备、垛位和托盘清洁等流程,从环境上杜绝烟草害虫;在库养护时,定期清洁杜绝烟草害虫的生存环境;出入仓库区间时,及时开启风幕机有效隔离仓间内外环境;制定应急方案,若发现虫情,及时应对。
从人工经验到算法驱动,重构原料出库流程
卷烟厂每年的原料仓储管理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主要包括原料出入装卸费用和原料库内转储费用,与人工拣配息息相关。当出库任务杂、拣配单数量多、库存仓间分布零散时,人工拣配还可能存在调度不合理、效率低、转储成本高等问题。
对此,淮阴卷烟厂烟叶处联合信息中心组成专业团队,根据原料配方使用情况,结合库存情况,依托数字化手段,通过大数据分析,构建原料出库策略模型。
“以烟叶出库后仓间剩余库存量最少、任务总出库时间最少为优化目标,我们运用算法计算出的最佳拣配货位的信息方案固化到系统中,通过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模型,实现了烟叶出库任务智能规划。”淮阴卷烟厂信息中心朱国丰说。
(烟叶质量养护工根据出库策略模型拣配的垛位进行原料出库扫码工作 崔婕摄)自新模式应用以来,大大减少了对人工经验的依赖,降低人为因素对分配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拣配后的仓间剩余箱数少,需要转储和整合的数量变少,最大化减少原料内部转储,降低仓储费用,同时提高出库工作效率。
“从出入库模型的智能优化到充氮治虫的模式创新,每一项探索都紧扣‘提质减负’核心目标,在降低仓储成本的同时,更筑牢了产品质量的源头防线。”淮阴卷烟厂党委副书记贾刚说。(朱成林、田原、潘悦)
编辑:赵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