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于晗
以社区为试点开展基层网格化防非打非工作,深圳积极发挥政银合力,创新探索“金融进网格”试点。日前,在深圳市福田区“金融进网格”试点全覆盖工作启动会暨福田街道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非法金融)联防联控工作季度联席会议上,深圳金融监管局会同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全面扩展“金融进网格”工作覆盖面。
通过该机制,居民可直接在金融网格内便捷获取基础金融服务咨询、金融知识普及、风险预警提示,有效打通金融服务和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央地协同推动“金融进网格”
深圳市福田区福田街道是深圳市“金融第一街”“商圈消费第一街”。辖区有46家保险机构,61家银行、信托、理财子机构,168家证券、基金、期货金融机构,机构数量及规模均居全市第一。
密集如云的商事主体、高端楼宇,既汇聚了大量的资本、信息,也暗藏着非法金融活动,不仅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还导致金融消费者遭受经济损失,影响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2024年10月,深圳以福田街道福安社区为试点,开展基层网格化防非打非工作,9支金融“青骑兵”队伍与福安社区21个综合网格逐一配对,组建金融网格员队伍,联合开展扫楼摸排与宣传教育,居民可直接在金融网格内便捷获取基础金融服务咨询、金融知识普及、风险预警提示,有效打通金融服务和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为提升工作联动协同能力,2024年,福田街道党工委在全国首创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非法金融)联防联控五项机制(以下简称“五项机制”),建立由福田街道党工委牵头,金融监管部门、市区处非部门及成员单位联动的机制。“作为试点街道,我们力求实现‘全面构筑联防联控格局、层层传导压实责任落实、全面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三大目标,守护辖区社会经济大局稳定。”福田街道党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
自五项机制建立以来,福田街道按季度召开联席会议6次,市区各单位下沉指导11次,研究推动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五项机制运行以来,福田街道依法处置涉非高风险企业20家,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企业4家,并落实持续处置;完成商业楼宇和商事企业100%全量扫楼排查,有效防范风险企业在辖内落户,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筑牢基层金融安全防线
“金融进网格”工作是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的创新性表达,推动实现了金融监管、金融服务与基层治理的无缝对接和深度融合。作为一次深化央地协同、区街联动、政企协作力度,助力基层金融治理的全新探索和实践,也得到了多方认可。
在“金融进网格”试点全覆盖工作启动会上,参与试点的金融机构负责人表示,“借助‘金融进网格’和福田街道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五项机制工作契机,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前哨预警’作用,积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同时有效提升了‘青骑兵’的志愿服务能力,拓展了金融教育的广度和深度”。
“街道的日常‘扫楼排雷’工作,有力帮助物业单位提升了大厦出租率,也维护了楼宇品牌效应和稳定的营商环境。”一位辖区物业负责人在会上指出。
福田街道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通过金融机构和基层网格的衔接,弥补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短板,联合开展扫楼排查、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能学习到金融专业知识,有效提升了‘网格七员’最小化作战单元的作战能力。”
为进一步深化基层金融治理,在“金融进网格”试点全覆盖工作启动会上,深圳金融监管局会同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政府宣布,全面扩展“金融进网格”工作覆盖面、增强力量配比,试点机构从银行保险扩大到证券基金,推动队伍总数达117支,“青骑兵”总人数达585人,实现福田区10个街道、92个社区全覆盖,构筑政银深度协作共建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深圳证监局也加入指导该试点,进一步优化了“中央驻地方金融监管部门+属地政府部门”立体联防联控体系,构建起上下互通、横向联动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当前防非打非的工作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要全面深化‘金融进网格’和五项机制,共同筑牢基层金融安全防线。”深圳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