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衢州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 叶晓轩) 近日,衢江区莲花镇东湖畈村村委会办公室内,村干部杨士锋通过智能控制平台实时监测桃枝堰灌区3号支渠的水流情况。前段时间,经过一夜降雨,水流水位已恢复平稳,杨士锋随即远程开启了渠首闸门。杨士锋介绍,3号支渠是东湖畈村进水主渠道。为保障水稻田免遭水淹,降雨期间曾关闭该闸门,阻断了部分水流进入农田。
这份“坐镇中枢,运水帷幄”的底气,源自衢江区打造的桃枝堰灌区数字化节水智控项目。2023年,衢江区启动了衢江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桃枝堰灌区数字化节水智控项目建设,对灌区骨干水利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安装了一体化闸门和关键分水闸门,共计53个,并配备了10个流量计、19个水位计。该项目实现了渠首及干渠分水闸的自动化启闭控制,并通过部署流量计、水位计等设备,构建了24小时水情实时监控体系,精准调控灌溉用水,有效支撑汛期防洪排涝,确保农田用水安全与高效。
“我们也设置了相应的办法,如果说水位到达一定程度,我们通过手机APP等方式发出相应的警示信息,来提醒大家进行排涝或者灌溉。”桃枝堰灌区数字化节水智控项目负责人王燮东说。
为了方便农户使用和操作,目前建设的测控一体化闸门不仅可以在手机端和电脑端,通过APP进行远程智能操控,还可以用传统的钥匙启闭开关和手摇曲柄装置,确保在任何条件下能实现手动应急启闭。“每一个农户手里有把钥匙,可以开关闸门。我们还配置了太阳能充电宝以及应急的手摇起臂,在阴雨天导致闸门运行不佳的情况下,可以启动应急开关措施。”王燮东说。
桃枝堰灌区骨干渠道体系由总干渠及7条支渠组成,灌区土地总面积1.50万亩,受益人口约4000人。作为省级粮食功能区,东湖畈村是该项目主要试点区域。项目运行以来,减少了农户田间管理的奔波劳碌,节水效益也尤为突出。经初步统计,整个灌区年节水量在30万立方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