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溧水东屏街道深入践行“千万工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统筹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推动乡村由表及里焕发新活力,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全域整治 扮靓“美丽乡村”
“道路整洁、村庄干净、庭院美丽,健身器材、广场绿地、农家书屋各种公共配套一应俱全,房前屋后绿树花坛,家家户户垃圾分类,现在的农村,生活环境比城市都好。” 驾车前往东屏长乐村,一路见绿的自然风光和干净整洁的环境,让人不由得想到了《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美景。
看到昔日的露天垃圾堆已变身村民休闲广场,村民王大姐感慨道:“以前污水横流,现在家家户户接上了污水处理管网,村里还建了垃圾分类站。”
长乐的村景在东屏并非一枝独秀。近年来,东屏街道以“千万工程”为蓝本,聚焦“拆违建、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四大攻坚行动,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在保留乡村肌理的同时,实现“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同时,街道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努力构建乡村美。先后完成长乐陈家省级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创建爱民、爱廉2个省级和美乡村、市级和美乡村;实施定湖、长乐、和平、爱民等4个村社年度乡村振兴项目。
产业赋能 发展“美丽经济”
环境改善激活了发展动能。东屏街道依托整治后高标准农田,引进一批投资有回报、产品有市场、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街道有税收、环境有改善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长乐社区引入生态农业公司种植有机水稻,并开发农耕体验项目,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爱民村引进悠果维,带动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
2025年,该街道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937亩、改造提升1300亩,力争3年内新增高标准农田5000亩;结合草莓、水果玉米、雪桃等特色产业,打造以金色庄园为核心的特色农文旅项目,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实施春神蛋鸡养殖设备提升等4个新建重大项目建设;推进厦门微玉华东总部等项目,高水平打造农业企业总部园区;进一步盘活闲置资源,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助力南京泽宁有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湾区菜篮子企业)以土地入股联营方式,打造市“一二三产融合”项目。
东屏街道通过这一系列举措,持续推进“美丽经济”培育发展壮大,让好山好水带给人民群众更多可触可及的实惠。
共治共享 创造“美丽生活”
为避免“一阵风”整治,东屏街道创新推行“村民积分制”“红黑榜评比”,将环境维护与文明家庭评选挂钩;成立“乡间议事会”,鼓励村民参与项目监督;数字化平台实现环境问题实时上报、快速处理。
“村子变美了,大家的习惯也变了,现在没人乱扔垃圾,连小孩都知道要垃圾分类。”白鹿村负责人说,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从“政府主导”转向“全民行动”。
环境改善了,村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五个一百”文明实践进基层东屏专场活动,让村民家门口就可享受到文化“盛宴”;徐溪社区的 “趣味运动・欢乐社区” 运动会设置了投壶、套圈、筷子夹球、水上漂等多个趣味游戏项目,让每一位到场的居民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方边社区在夏夜开展“服务群众 你点我送”广场舞公益培训活动,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
未来,东屏街道将继续深化“千万工程”经验,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劲,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通讯员 宁溧平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黄燕
编辑 张芊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