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记者 王翔
见到李红瑞时,他正忙得不可开交,处理完手中的公务,他又要准备直播了。
李红瑞是肥乡区辛安镇镇东贾北堡村党支部书记,今年以来,借着全区推进“一品一播”的契机,他把村里微工厂生产的非遗产品老粗布“搬到”了直播间。“肥乡老粗布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一款标准的老粗布产品要经过72道工序织就……”面对直播镜头,李红瑞滔滔不绝地介绍起家乡的特产。
李红瑞时常在村里的老粗布微工厂直播,他告诉记者,首场4小时直播销售额就达8万元。由于热情且富有感染力的直播表现,以及对老粗布真切的喜爱,李红瑞被广大网友称为“粗布书记”。
在李红瑞的带领下,东贾北堡村探索“老粗布+微工厂+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让古老的老粗布产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该村的老粗布产业实现了“统一设计、统一采纺、统一标准、统一生产”的营销模式,带动周围10余个村、3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品牌效应,村里还申请注册了“御鼠棉”商标,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方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进一步促进了产业发展。
扎根乡土20余年,李红瑞为村里做的远不止这些。
李红瑞深知,村子要发展,党支部是关键。他始终将党建作为强村富民的“定盘星”,全力筑牢战斗堡垒。他立足村情,创新党建形式,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活跃在助农帮困、防汛巡查一线;设立“党员示范岗”,让党员在村微工厂技术创新、质量把关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李红瑞的推动下,村党群服务中心坚持干部坐班,确保村民办事“随叫随到”。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让党建真正“活”起来,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
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上,李红瑞敏锐捕捉市场机遇,带领村干部外出取经。依托村庄近郊优势,与浓之湾生态农业公司深度合作,发展绿色立体高科技鸸鹋养殖。如今,高品质的鸸鹋肉、蛋及深加工产品鸸鹋油正稳步推向市场,成为村民增收新亮点。
东贾北堡村紧邻幸福大道,具有明显的交通区位优势。李红瑞看到这一机遇,积极谋划发展新篇。他计划流转村南40亩土地,与“酵素西红柿”专家合作,建设10个大棚发展采摘观光农业,着力打造“酵素西红柿小镇”。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为村集体和农户增收百万元,党支部引领村庄发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天大的事。”这是李红瑞始终恪守的信条。他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切实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当群众的贴心人。
为改善村容村貌,打造美丽乡村,李红瑞带领干部群众坚持每日清、每周扫,确保村内环境卫生整洁。近年来,该村累计硬化街巷4059米,美化墙体800平方米,安装路灯110盏;修建了文化大舞台、5处广场游园、绿色长廊和村史馆;铺设了天然气和污水管网,更新了自来水管网,建起藏书丰富的农家书屋。如今的东贾北堡村,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广场欢歌,成为“省级美丽乡村”。
与此同时,李红瑞着力推进文明乡风建设。他充分发挥村红白理事会作用,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高价彩礼”明确纳入村规民约,切实减轻村民负担。
李红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党的忠诚与对群众的深情,得到组织和群众的认可,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千名好支书”“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河北省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
对东贾北堡村的未来,李红瑞信心十足。他说:“要把本村特色产业做得更大更强,为村民们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群众和村集体收入,让大家伙儿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