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自燃实验演示现场
消防夜校培训班
日前,福建省消防宣传工作推进会举行,同安消防救援大队作为基层先进典型代表,分享了以“全生命周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体系为抓手的创新实践成果。
近年来,同安消防救援大队聚焦“防得住、宣得广、灭得了”三个目标,全面深化基层消防治理,构建起“消防隐患共查、火灾事故共救、安全常识共宣”的“防消宣”一体化工作格局。通过精准化、实战化宣传模式,推动全区火灾起数逐年下降,连续8年未发生小火亡人事故。
消防夜校
照亮工业企业安全
7月2日晚上7点,同安区官浔小型消防站的培训教室里亮起灯光,40名企业消防安全管理人围着宣讲员,通过观看近期工业火灾案例视频,学习电气线路火灾隐患排查要点。
白天忙生产,晚上学消防。针对工业园区企业“工学矛盾”突出的痛点,同安区在潘涂、新民、官浔3个消防站开设消防夜校,将培训课堂延伸至企业员工的业余时间。
这种“小班制”精准施教模式,改变了传统“大锅饭”培训效果不佳的问题。此外,根据季节防控重点和工业企业火灾特点,工作人员精心编制“电气火灾预防”“动火作业规范”等定制化课程,确保“培训一个、合格一个”。
在消防夜校的助力下,辖区工业企业火灾起数相较去年下降20%。“消防夜校把培训送到了门口,现在员工主动查隐患的意识明显增强了。”厦门鑫金典工艺品有限公司安全管理员汪伟春表示。
数据显示,同安消防救援大队今年已举办夜校43期,培训员工1600余名,组建“消防夜校”培训群6个,每周推送工业企业火灾警示案例和火灾预防扑救逃生常识,实现“线下夜训+线上复训”同步推进。
警示教育
收紧安全责任链条
“这起火灾就是因为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火势迅速蔓延,导致人员未能及时逃生……”
不久前,在同安区凤岭社区,一场电动自行车自燃实验正在进行,现场工作人员模拟线路故障引发电动自行车自燃火灾,不到60秒的时间,用作实验的电动自行车就从轻微冒烟发展成滚滚浓烟,火势随之蔓延,散发出刺鼻味道,很快车辆就被大火吞没,让人心有余悸。
现场还举办了液化气爆炸实验、油锅起火处置等消防宣传项目,200余名居民及物业人员现场观摩。这种“案例警示+现场培训”的全链条警示教育模式,已成为同安区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
针对不同场所火灾风险特点,同安区构建起覆盖全场景的警示教育体系。在工业集中区,消防工作人员组织镇街、行业、企业责任人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通过剖析火灾事故原因、观看事故残骸,直观展现火灾危害;在城中村,发动村居委员、网格员用闽南乡音讲解“三清三关”常识,结合民俗活动宣传拒绝明火祭拜的理念。
“消防安全宣传不是简单的口号灌输,而是要找准不同群体的需求痛点,用群众看得见、学得会的方式,构建起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防线。”同安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王金广说。
如今,同安区已形成“区级灭火救援大队—消防救援站—专职消防队—微型消防站”四级指挥调度体系。今年以来,全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累计共接出警250余起,开展拉动演练513次,宣传巡查1551次,实现了“小火不出村,大火控得住”的防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