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选择华安
创始人
2025-07-10 07:16:29
0

本文作者刊发于《福建日报》1996年6月26日第二版的文章剪报

6月6日,《福建日报》“武夷山下”版刊出散文《我看到了你快乐的样子》。生动的文字,描述了作者走访我国唯一的高山族特色村寨——华安县仙都镇送坑村,现场观看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高山族拉手舞”,以及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交流的情形……

阅之,不仅感受到初夏的激情蓬勃,领略到高山族舞蹈的魅力,欣赏到三位花一般女子为致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而快乐的样子,还勾起对陈年往事的回忆。

我曾经去过华安,见过原生态的高山族舞蹈和来自台湾山地的原住民舞者,并为之落泪……

为印证这段回忆,我翻开29年前的贴报本和采访笔记——

1996年的夏天,同样激情蓬勃。《福建日报》编委会要求记者深入一线抓“短、重、活”新闻,创优创先。任职机动采访部的我洽接线索,获知“华安是祖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人数最多的县,缘于解放初安置了一批台胞退伍、转业军人”。好料!我带着两名年轻记者扑向华安。

6月19日抵达。先采访县台办黄主任,了解到:

20世纪50年代初,有7位高山族老兵退伍、转业后安置到华安,如今已经繁衍到20多户100多人。

高山族老兵的故事,应从1946年讲起。

当时,被日本占据50年的台湾刚刚回归祖国,国民党却罔顾国运民瘼,在岛上狂抓“壮丁”遣送大陆打内仗,其中不乏高山族青年。

人心向背。三年解放战争,“国军”一败涂地。败军中,被强征入伍充当炮灰的山胞(高山族同胞)得了“解放”,自愿参加解放军,掉转枪口浴血奋战,迎来新中国的诞生。

遗憾的是,两岸尚未统一。海峡阻挡了回家之路,高山族退伍老兵举目无亲。于是,政府便从地缘相近的闽南,挑出三个县作为安置地供选择。

他们选择华安。

新来乍到,孤苦伶仃。然而,这里高山常青如家山,涧水常蓝旧曾谙。兼之政府关照,民风淳朴,成百上千个日夜逝去,高山族老兵逐渐融入华安。他们迎娶当地女子重新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瓜瓞绵绵。

改革开放更是带来一系列好政策。政府拨专款为山胞搭建房子、发展经济,就业、参军向山胞子女倾斜……日子红火,人丁兴旺,他们子孙满堂,甚至四世同堂。

高山族同胞天性豪爽,能歌善舞。成家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老友、老乡相约串门,但逢喜事,酒酣兴起,便放开歌喉,舞之蹈之。这基因融入血脉,很自然地遗传给了带着闽南汉族血缘的后代。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两岸恢复往来。对岸亲人送来山地民歌录音带和高山族服装。逢年过节,山胞及其后裔穿上民族盛装,伴着山地音乐跳起高山族舞蹈,活力四射,魅力十足。

1992年,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特来华安招募12人进“村”展演民族舞蹈,多名老山胞及其后代应召前去……

想起第二天就是端午节,我们忙问黄主任:7位高山族老兵还能找到吗?

黄主任回答:3位已经去世,林富回台湾定居,还有3位健在。

他给了健在者的名单:

高文贵、范金华、林忠富。

1996年端午节,在本报通讯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范金华家。

未进门,屋内飘出的歌声即传入耳鼓,音调委婉、感情真挚。

客厅里,范金华端坐在置放三用机的桌旁,鼻隆颧高,目光深邃。桌面上搁着一叠录音带:《梦里呼唤你》《望月心》《山地人情好》……全是山地民歌。

“今天是端午节,昨晚又睡不着,想家。”范金华说。

范金华是台湾高雄县古楼村人。1946年冬季,他下山为6个月大的儿子购置寒衣,途遇国民党抓壮丁,从此家破人亡。

范金华永远记得被强迫离开台湾的日子:12月25日。上军舰前,他给爱妻留了封信:“等我5年。5年没回你就改嫁。”

1947年2月,国民党兵败鲁中。“解放”了的范金华自愿参加“三野”。枪林弹雨,冲锋陷阵:攻孟良崮、打淮海战役、渡过长江、转战上海……其间两次负伤。1954年择地转业,他选择了华安。

“华安这个名字好。”范金华对我们说。

1987年,两岸坚冰初融。范金华终与家人联系上了!

然而,对岸传来的消息却令他肝胆欲裂:

儿子失去父亲,早已夭折;爱妻丧夫失子,早已改嫁……

最惨的是小弟。范金华的两个弟弟,听说大哥尚在,迫不及待办了手续,买了机票要飞来见面。不料乐极生悲,就在临行前一天,小弟喜出望外开怀畅饮,竟然导致猝死!

1989年,范金华携妻子梁金娥回到高雄古楼村。

悲莫悲兮生别离。见到范金华,前妻痛哭失声……她改嫁后又生了三男一女,听说范金华要返乡,跟后夫商量:留一个男孩,等他回来再办喜事。

“妹妹,咱们的命太苦了……”

对着泪流满面的前妻,范金华梗在心头的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

前妻哽咽着接话:

“如果我们的儿子还在,也会有个孩子等你……”

40年生死茫茫,那可怜的孩子,还挂在母亲心里……

这次采访,我们3位记者和通讯员联名写了一篇短文,登在1996年6月26日《福建日报》二版,标题是《一段愁肠两地牵,何日直航了心愿》。

短文结尾写道:范金华非常想回台湾定居,但回去后肯定又会思念大陆。“因为在这里居住的时间太久,这里的人太好。”他说,“要是能够直航就好,高雄到华安,乘飞机只要1个小时。”

记得这次采访,一开始双方语言交流并不顺畅。范金华亲历日据时期,继而转战华东、定居闽南,能讲四种语言。但他的普通话和闽南话带着浓重的腔调,山地话、日语我们更听不懂。幸亏比他年轻11岁的妻子在一旁帮着翻译。

但是,他的高山族舞蹈,却一下把我们的魂摄住了……

翻看当年的短文报道开篇:

“端午佳节,华安县高山族同胞范金华家中,山地歌曲凄美的旋律回荡,76岁的范金华和着节拍怆然起舞:银发飘动,泪光闪闪,左臂上的旧弹伤分外明显。在座记者无不热泪盈眶……”

陈旧的文字,从记忆深处勾勒出一幅幅画面:

端午正阳金色的光芒,穿过窗户倾泻到范家厅堂。阳光中,戴上羽冠,换上红镶黑无袖对襟衫,腰间点缀着饰物的范金华昂首挺胸,宛如一尊雕像。

山地歌曲的旋律怆然响起:时而悠扬婉转,如哀怨哭泣;时而高亢激越,若沙场喋血;时而低缓清灵,似祈天护佑……

契合着鲜明的节奏,呼应着流动的音符,范金华翩然起舞:摆臂、甩腕、踏步、跺脚、旋转、跳跃……民族特色鲜明的形体语言,倾诉人间的苦难、彰显勇士的不屈、憧憬未来的美好,出神入化般串起了一个故事,一个有关历史,有关民族,有关你我的故事。

而舞者飘动的银发,清莹的泪水以及左臂上弹片划过的疤痕,犹如命运的遗迹,时代的印记,伴随舞步移动,冲撞着我们的心灵,泪水不禁溢出眼眶……

一晃29年过去。

世上还有多少范金华和其他老兵的留痕?

曾经引动我们流泪的高山族舞蹈,是怎么在华安发扬光大的?

我向AI讨教。

AI反馈:漳州政协采集的《高山族迁漳史料》,记载范金华在华安林场“工作勤恳”,“参与种植的杉木林曾获省优,80年代还教过畲族工人育苗技术”。

另悉:1992年,范金华、林忠富、高文贵等华安第一代、第二代山胞以及喜欢山地舞蹈者共12人,应召组团前往深圳,在大型文化游览景区——“锦绣中华民俗村”展演高山族舞蹈和其他技艺。

他们一去数年。骨血传承的基因,少小打下的基础,加上专业化严格培训、常态化定时展演、现代化元素融入,华安高山族同胞的舞功更高更强了!

1999年,以赴深圳展演人员为主力,华安高山族代表作为漳州代表队队员随省团出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甫一亮相,那浓郁的风情、独特的技艺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反响强烈。

打铁趁热。2000年,华安县成立“高山族舞蹈表演队”。

20年间,这个表演队5次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捧回10个大奖牌;连续参加多届“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丰收节”;10余次参与“海峡两岸民族团结联谊活动”;3次赴台湾、金门交流演出……

2008年,“高山族拉手舞”荣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省政府投资2000万元,打造送坑村高山族特色村寨。先后认定严志强、高建生、高荣华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们都是7位老兵的后代。

华安县把高山族舞蹈编入幼儿园早操,在中小学设立陀螺社团、竹竿舞课程,将广场舞版的《阿里山姑娘》推广到社区……

高山族舞蹈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血脉交融的一个标志、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更是成为华安县的一张名片,它告诉人们:海峡西岸有个地方,高山清、涧水蓝。

在这里,我们能够感受到高山族舞蹈给华安带来的温度。

老兵凋零。

范金华1999年10月去世。最后的老兵林忠富,也于2011年1月撒手尘寰。

然而,传承自有后来人。如《我看到了你快乐的样子》所说,严丽贞和张金梅就是。尤其张金梅,虽是汉族女子,却痴迷高山族舞蹈20余年,她不辞劳苦深入采风,不仅守住国宝的原生性,而且加上时尚元素、现代元素提升其品位。今年大年初三,高山族拉手舞现身央视“非遗春晚”舞台!

兴奋中,我打开“非遗春晚”的视频——

“非遗千古传神韵,灵蛇起舞颂太平。”晚会主题词宣读过后,高山族拉手舞上场。

欢快、热烈的乐曲在富丽堂皇的舞台和观众席间环绕,身着红衫蓝裙的高山族姑娘笑脸盈盈,玉手相牵,欣然起舞。

形象美、服饰美、舞姿美、场景美……美美满满庆丰收颂太平的场面,让我想到改革开放40多年生活的变化。躬逢盛世,国泰民安,顿时幸福感满满,自信心满满,也想要挥毫淋漓赞几句。

然而,不适时宜地,范金华舞蹈的画面又在脑海中闪现。那种交织了命运多舛人生经历与抗争不息拼搏精神的形体语言,发乎于心,传乎于神,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

舞蹈的魅力不光在艺术。它是生活的表现形式,也是历史的表现形式。

华安命定是中华民族的一张名片。

退伍、转业时,范金华和其他高山族老兵为什么不约而同选择华安安身立命?

因为他们经历了中华民族最苦难的年代,生离死别,家破人亡。而华安这个地名正符合心愿:祖国统一,中华平安。

华安为什么能够成为祖国大陆高山族同胞聚居人数最多的地方?

因为这片土地不光山青水蓝,而且仁义厚道,特殊年代毅然敞开胸襟,将无家可归的高山族兄弟揽入怀中;这里的姑娘不光水灵美丽,而且勤劳善良,困难时期愿意伸出玉手,拉住孤苦伶仃的高山族同胞一世一生,融为一家。

相信华安的锦绣山河与精神气质,都将以高山族舞蹈为载体,汇入非遗神韵,流传千古。

记住历史。

祈福华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你知道哪些虽然小众,但是很有趣... 你知道哪些虽然小众,但是很有趣的免费小游戏?我熟悉的有七个:合成大西瓜、愤怒的小鸟、星际穿梭溜溜球、...
入木三分的故事 入木三分的故事典  故王羲之是东晋著名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官至右军将军,故又称“...
睡前来点营养的 睡前来点营养的睡前来点营养的很有必要可以预防低血糖还能促进睡眠提高睡眠质量
没尊严的会是什么人? 没尊严的会是什么人? 心理学家指出,一个人只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去尊重自己,才会在环境当中得到别人的认可...
万家中证人工智能主题交易型开放... 公告送出日期:2025年7月21日1.公告基本信息■2.日常申购、赎回业务的办理时间本基金管理人将于...
兴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2... 兴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董事会及董事保证公司旗下基金2025年第2季度报告所载资料...
亲爱的新年好讲述了什么 亲爱的新年好讲述了什么《亲爱的新年好》讲述的是两个女孩合租,然后互相帮助找到自我,开启一段新的人生的...
怎么学好文言文初中 怎么学好文言文初中将它背下来是前提可以通过翻译整篇文言文来背,那样会简单点。像文言文中经常会出现的子...
《汤姆索亚历险记》有哪几次冒险... 《汤姆索亚历险记》有哪几次冒险?主要内容是啥?大坏蛋杀医生海盗生活走地下迷宫
我生病了,心情很不好,怎么办? 我生病了,心情很不好,怎么办?让人安慰你啊气是万病之源要调理好心情,没有过不去的事,凡事要多一些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