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闵行奉贤的闵浦三桥,主桥540米,是全市唯一一座用电梯送骑车人上桥过江的大桥。可当年备受认可的首创设计,如今却遭遇现实尴尬,现在每个工作日早晚高峰,骑车人过江得排队一个来多小时,大热天更是让人吃不消,而如此长队竟然是为了等电梯。
“6点40分出门,到这里等一个小时起步!”一位非机动车主无奈道。另一位更心急:“6点45分出发,8点半上班都迟到!”
清晨7点,闵浦三桥奉贤段入口,非机动车已经排起长龙,等待过江。过江为什么需要排队呢?闵浦三桥于2020年底通车,在设计时就分了两层,上层为机动车道,下层给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骑行者可从辅道搭乘电梯后进入下层通行过江。两岸共设有16部电梯,每侧4部上行、4部下行,骑车人可推车进电梯,每部能载6车6人。非机动车主说起从前:(人车)分离之前正正好好,基本上不用排队的。
但情况很快发生变化,因为各地非机动车电梯内爆燃事故频出,出于安全考虑,2022年,管理方要求搭乘电梯必须人车分离,每部电梯载6辆车,人则需要搭乘另一部,运输效率自此大打折扣。记者潘窈窈现场了解:车主们先得把车子停在这个专用电梯的上面,要等所有的车子停好之后,然后人车分离。我们可以看到人乘的电梯,其实里面是很空的。到了上方6辆车一辆一辆车取出来,也需要花一定的时间。
记者实测发现,人车分离后,单侧上行电梯四部,两部运人、两部运车,每一轮可以走12人12车,上行3分钟,然后空载下来。再加上停车找车的时间,一小时电梯最多跑个17趟,能走200辆左右。而根据管理方测算,早高峰两小时,单向有过江需求的非机动车,至少在1000辆,人车不分离时,每小时基本能运到500辆,消化速度较快。但人车一分离,两小时总共也就运400辆,运力直接降了60%,这也就难怪车主们 排队一等就是半小时一小时。
“人车分离后,时间长的不得了。”面对动辄近一小时的等待,一些赶时间的车主“实在来不及,就把车子放在对面”。
而这样的长时间等待,每天还得有两回:早上堵在奉贤这头;到晚高峰,再到闵行那头排队。非机动车主无奈道:“早上排一个小时,晚上排一个小时,天天这样。”
管理方也想过很多办法,但收效甚微。闵浦三桥运维项目负责人胡彩旭解释:试验下来,现在随机的两部配对,(已经)是运力最大,而且速度最快的。
还有些车主不愿长时间等待,干脆豁出去 骑上了大桥上层的机动车道。
“小心!小心!”
尽管有警示标志,还有交警驻守,但每天铤而走险与机动车“抢道”的非机动车,络绎不绝。“桥上走7分钟,等电梯要1小时!”一位非机动车主道出无奈,“我们也知道危险,靠边走,但没办法。”闵行公安分局交管支队五大队民警马秀军担忧道:“机动车跟非机动车都混在一起通行的话,是很危险的。”
也有车主提出,闵浦三桥双向六车道,是否有可能,索性在机动车道这层 隔出一根非机动车道呢。有非机动车主提出建议:“像松浦大桥(上面)有电瓶车道,很畅通,很方便”
对此,交警和交管部门均表示,松浦大桥从设计时,从引桥的坡度坡长到桥面的设计,均符合机非同时安全通行的条件。但闵浦三桥设计的是机非分层通行,引桥段仅符合机动车设计标准,因此目前无法允许非机动车直接从引桥开上桥面。市交通委规划处四级调研员王维凤解释:闵浦三桥引桥坡度是比较陡的,非机动车上下陡坡易引发制动失灵等事故,风险太大。
但针对当下闵浦三桥非机动车每天排长队的实际,交通部门表示,已经在研究架设符合非机动车上桥条件的引桥的方案。“计划做一对专用坡道,”王维凤表示,“正加快工程方案推进,争取尽早建成,让两岸市民更快捷过江。”
闵浦三桥的设计与开通,原本就是为了解决非机动车过江问题,设计时也可称创新。但后续因为非机动车燃爆事故的发生,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才有了人车分离的调整,使得如今过这座桥时,安全和效率不得不成了一道选择题。市交通委表示,非机动车引桥方案,已经在推进过程中,希望等待的时间能短一些,也请市民出行时做好预判,避免耽误出行。
看看新闻记者: 潘窈窈,张羽飞,谢丹青
编辑: 朱玲敏,张予洋
责编: 徐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