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在山东省滕州市洪绪镇的西南部,有一个仅有830人的小村庄——苗庄村。村子虽小,却是个“学霸摇篮”:这里走出了4名博士后、20名博士研究生、17名硕士研究生和160余名本科生,10余人海外深造后回国报效。“比书包不比钱包”的信念,深植在村民心中。
“博士村”的故事要追溯到1913年。那一年,村民宋梁荣毅然捐出4亩宅基地,建起“苗庄学堂”,让农家子弟有了启蒙之所。百余年后的今天,苗庄的灯火依旧点亮孩子们的求知之路。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窗内,父母在灯下陪伴孩子读书,用“耕读传家”的坚守,打破“寒门难出贵子”的固有认知。
村妇联已然成为教育传承的重要推手。“书香家庭”评选让不少农家藏书超千册;“妈妈读书会”里,妈妈们分享育儿经验;“家风讲堂”上,“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代代相传。同时,“家长学校”“爱心妈妈”服务队相继成立,“农家书屋”“苗庄耕读馆”等文化阵地不断完善,“研学实践+家风传承”项目更是吸引万余外地师生前来感受苗庄魅力。
在苗庄村,父母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读书种子”。如今,从这里走出的学子,已在不同领域绽放光彩。
苗庄村的实践,正是“家风正、民风淳、村风清”的治理范本。这个小村庄用百年坚守证明:比物质财富更珍贵的,是让“书包比钱包更厚重”的信念,在每一代人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