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园条例》禁止游人捕捉动物等行为 专家不建议公众过多抓捕蝉类昆虫
创始人
2025-07-09 02:57:50
0

转自:千龙网

小暑过后,蝉鸣阵阵的盛夏随之开启。近日,有网友发帖,分享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等公园绿地抓“季鸟猴”的经验。有人特意带孩子进行自然观察,有人则表示“季鸟猴”营养丰富可以抓来吃。“季鸟猴”为北京土话,指蝉的若虫。

有市民发出疑问,在北京的公园里抓“季鸟猴”违规吗?是否会对生态造成影响?对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科普专家和相关公园。

现象

有家长带娃看蝉羽化也有人晒捉虫经验

“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聒噪的蝉鸣是很多人对夏日的听觉记忆。蝉又称知了,据北京林业大学博物馆科普与教育中心主任李颖超介绍,蝉的若虫(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被称为若虫)在地下蛰伏几年后,在刚出土爬上树木,还未羽化时,由于形态像猴子爬树,被称为“知了猴”。在北京土话中,则喜欢称蚱蝉的若虫为“季鸟猴”。

如今孩子们不乏新奇有趣的玩具,但一些家长愿意在湿热夏夜带娃抓“季鸟猴”,探寻大自然的秘密。“孩子挺兴奋,对‘薄如蝉翼’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一位正好看到蝉蜕皮的家长说。

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些网友晒出“抓虫”经验和战利品照片,并且有人称“季鸟猴”可以油炸食用。有网友总结出抓“季鸟猴”的地点,包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京城森林公园,以及通州、顺义、房山的郊野公园等地。还有网友晒出设备攻略,比如头灯、防蚊液、长袖衫等。

据李颖超介绍,蝉的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在地下生活。北京地区6月下旬开始,蛰伏数年的若虫破土而出,沿着树干往上爬,同时进入了生命的倒计时。很快它们完成若虫期间的最后一次蜕皮,即羽化,从若虫变为成虫。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它们会补充营养,之后交配,并在产卵后走向死亡。所以蝉以“季鸟猴”的身份直接亮相在外界的时间是很短暂的。

他说,蝉蜕皮时,会找一个地方把自己固定住,从背上裂开一个口子,它再慢慢从中爬出来。刚蜕皮的蝉是鲜嫩的绿色,和外界接触之后,它的颜色开始迅速变化,变成成虫那种比较稳定的黑色。与此同时,它皱巴巴、缩成一坨的翅膀会慢慢伸展、干燥,达到可以飞行的状态。个体较大的蝉身长约四五厘米,算上翅膀可达六七厘米。“这种自然观察可以让公众形成对生物的认知,是从自然中学习的很好的方法。”

科普

捕捉数量不多不至于影响生态

“季鸟猴”是益虫还是害虫?捕捉它们会对生态造成影响吗?李颖超告诉记者,蚱蝉是北京本地的一种昆虫,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已经完全适应了本地生态系统,也找到了自己合适的生态位。每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可以发挥其合适的作用和价值。

一方面,它们在地下时,吸食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阔叶树树根的汁液,在树上会吸食树枝汁液。如果数量过多,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状态,甚至导致树木萎黄、枯死,此时需要适当控制。而另一方面,它们在土中拱来拱去,可以起到一定的疏松土壤的作用。同时,它们也是鸟类、哺乳类(如田鼠)、爬行类、节肢动物(如螳螂、蜘蛛)等动物的食物,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

他说,如果捕捉“季鸟猴”的数量不多,不至于影响生态。昆虫在长期的生态演化过程中有抵御灾害导致种群破坏的能力,即适应机制。比如某一年天气很糟糕,降雨少、土壤湿度低,大量的虫子还没钻出地面就死了,剩下的存活的虫子会产更多的卵。同时由于失去了一部分竞争对手,它们在生存空间和食物上更有优势,所以其后代存活的可能性就更大,这样的调节机制可以确保昆虫种群继续繁衍。

同理,即便人类在某个区域捕捉“季鸟猴”,可能使它们在局部短期消失,但其他林子中的“季鸟猴”寻找合适地方产卵时,仍然可能飞到这里。蝉产卵数量会达到成百上千,它们会选择多个地方产卵。另外,多数种类的蝉并非稀有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并非“关键种”。

虽然不至于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但李颖超也提醒公众,在公园是否可以捕捉“季鸟猴”,要依据公园的具体规定。

提示

《北京市公园条例》明确游客不可捕捉动物

不是在野外,而是在奥森等公园里捕捉“季鸟猴”是否违规?

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北京市公园条例》第四十六条明确,游人游览公园禁止下列行为:营火、烧烤,捕捞、捕捉动物,采挖植物,恐吓、投打、伤害动物或者在非投喂区投喂动物。依据该条例,公园不允许捕捉包括“季鸟猴”在内的昆虫。

工作人员表示,在公园看到游客抓“季鸟猴”的行为,会进行劝阻,“我们也会不定期组织夜查,发现不文明行为及时制止。”

公园里的“季鸟猴”不能捕捉,那野外树林的呢?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教授张东告诉记者,绿彩蝉、琥珀蝉、硫磺蝉、白带笃蝉、云南碧蝉、云南拟红眼蝉等6种蝉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十二条,“猎捕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三有动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应当依法取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核发的狩猎证,并服从猎捕量限额管理。”

目前北京常见的蚱蝉等并不属于“三有动物”,也不是北京市重点保护动物。但是出于城市生态保护和人员安全的考虑,不建议公众过多抓捕蝉类昆虫。

至于有些人抓“季鸟猴”是为了食用,李颖超表示,“季鸟猴”的幼虫高蛋白、低脂肪,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但是野外“季鸟猴”存在安全风险,比如有寄生虫、会富集土壤中的重金属,另外绿化打药也可能对其造成影响。

新修订的野生动物保护法明确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其他陆生野生动物,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猎捕、交易、运输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

李颖超说,这也就意味着,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人们不能以食用为目的捕捉野外的“季鸟猴”。相比之下,人工养殖的蝉吃起来更有安全保障。(记者 张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催收人员泄露用户欠款信息是否侵...   冯佳敏  案情回顾  张某在某信用卡中心申领了一张信用卡,后张某出现信用卡逾期还款情况。在拨打其...
大唐西市(00620.HK)拟... 格隆汇7月9日丨大唐西市(00620.HK)发布公告,2025年7月8日,公司与配售代理(即昌利证券...
杰夫・贝佐斯出售6.66亿美元... 杰夫・贝佐斯  一份监管文件于周二显示,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在 7 月的两天内出售了近 300 ...
美国关税暂缓90天的“得与失”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 环球时报记者 杨舒宇 倪浩】7月9日美国“对等关税”政策暂缓期到期在即,美...
落实“塔长制” 筑牢通信防线(...   随着主汛期来临,风雨考验在即。安徽阜阳铁塔严格落实“塔长制”要求,全力筑牢通信保障防线。按照“塔...
NASA依赖加深,SpaceX...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相比五角大楼或多或少还能找到几个SpaceX的“替补者”,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
司法行政领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 经济日报北京7月8日讯(记者刘亮)在国新办举办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5位来自司法行...
特朗普:韩国应自行支付国防费用 格隆汇7月9日|据央视,当地时间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内阁会议上表示,韩国应该自行支付军事防卫费...
阳宗海风景区开展应急演练模拟处...   本报讯 记者王琳报道 近日,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在施家咀湿地开展旅游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应急演练,进...
从“技术验证”转向“场景落地”... 日前,一辆特斯拉新车自己通过FSD(完全自动驾驶),找到车主完成交付;中国的无人驾驶汽车则在中东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