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下半年,荣耀发起攻势。
7月初,荣耀发布新一代折叠旗舰荣耀Magic V5,并掀起折叠屏与AI融合的Hehson潮。荣耀Magic V5不仅以性能配置再次刷新行业标准,也标志着“荣耀阿尔法战略”进入加速落地阶段。
“阿尔法战略”的核心是围绕AI生态布局。从终端创新到生态开放,从AI应用到用户体验,荣耀正在以一种不止于技术的方式切入AI时代,讲述着一条通向全球领先AI终端生态公司的路径。
荣耀Magic V5是节点,更是新起点。荣耀CEO李健指出,AI 正从 “思考” 向 “行动” 跨越,落地能力成为核心考量。
并且,李健系统地提出了AI“落地”的三大结构性转变,分别是竞争焦点从模型性能转向落地能力,价值定位从工具效率转向结果闭环,产品形态从云端计算转向贴身存在。
在AI走向全面实用化的关键节点,荣耀率先交出了一份具备战略远见与工程落地能力的答卷。2025年下半年,AI终端竞争全面提速,而荣耀正凭借技术驱动、场景牵引与生态协同,构建起通向下一代智能交互的核心支点。
“三叶草”打通AI
荣耀对自身的战略定位,已经从智能手机领域延展至更广阔的AI终端生态。随着IPO进程开启,荣耀或将成为A股AI终端生态第一股。
在战况激烈的AI赛场上,巨头们都在探索新路径,荣耀从面世就带有AI标签,如今继续引领进化方向。
具体而言,李健用一组具有哲学意味的结构性转变,阐释AI发展路径和荣耀的解题策略。
首先,李健认为,AI的竞争焦点正在从“模型能力”转向“落地能力”。过去行业热衷于比拼参数规模、训练速度与算法精度,而今天的衡量标准变成了“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荣耀Magic V5,作为最强AI智能体手机之一,已经集成了全栈式个人知识库、多智能体协同、全品牌互联互通三大AI核心技术。荣耀Magic V5采用全新AI交互方式,释放PC级生产力,比如,荣耀YOYO智能体实现在本地环境下完成推理、响应与任务执行,真正做到“跑得起来、干得下去”。
其次,AI的价值定位从“工具效率”转向“结果闭环”。在李健看来,AI不应仅停留在单点效率提升的阶段,而要对任务全流程负责——理解需求、执行动作、交付结果并持续优化。
在荣耀Magic V5上,YOYO智能体可实现“一句话”生成旅行计划,打通飞猪、高德等多个智能体服务链条,从需求提出到出行落地,全部闭环完成。基于YOYO,用户还可以轻松实现“一语PPT、一语编程、一语搜索、一语传送、一语打车、一语识物、一语看屏、一语记忆”8大一语AI应用。
与此同时,李健还表示,AI产品形态也从“云端计算”向“贴身存在”演进。“AI的下一场战争,不再只是发生在算力中心、数据中心,以及某个大模型,而是发生在用户的口袋、桌面与生活场景中。”李健说道。
换言之,荣耀通过软硬协同与端云协同优化,使AI能力像系统原生功能一样常驻于设备中。这种“贴身化”的AI体验,不仅大幅降低交互门槛,也为AI无处不在奠定基础。
在三重转变的基础上,荣耀进一步明确自身AI能力建设的逻辑起点:AI真正走进用户生活,必须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场景、性能与信任。这也是“荣耀三叶草战略”的提出背景。
进一步看,荣耀的三叶草战略将AI落地的痛点分为“场景闭环”“性能闭环”与“信任闭环”三个类型。李健在演讲中谈道,聚焦用户自由感、满足感、安全感的“三叶草”,以用户体验为价值核心,推动上述三个闭环打通,解决从 “技术可用” 到 “用户愿用、常用” 的关键问题。
比如,通过打破数据孤岛、服务孤岛、设备孤岛,来打通场景闭环;通过端云协同、软硬协同、算网协同来打通性能闭环;通过技术共创、标准共建、行业共治打通信任闭环。
从模型之争到体验之战,AI终端进入下半场。随着荣耀Magic V5发布、三叶草战略落地,荣耀试图以更系统、更人本的方式,解决AI从“能用”到“好用”的难题。站在AI终端发展的前沿,荣耀正打开一条新路径。
用李健的话来说:“科技的目的不是取代人,而是充分释放人的潜能,让每一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
做生态的“树干”
而荣耀的野心不止于此,AI生态的竞争才是终局。
如果说三叶草战略回答了“AI如何落地”,那么“方向盘模型”则系统化阐释了“AI如何共建”。
在今年小巴展上,李健首次提出“方向盘模型”概念。在这一模型中,荣耀自视为“生态树干”,联结多方资源,形成合力。他表示:“开放共生,众木成林。希望能与所有伙伴一起,共同实现“三个开放”,让用户需求更快闭环,让AI更快走进生活。”
荣耀强调的是,AI终端生态不能由某一方独立完成,而必须形成AI模型企业、运营商、终端厂商、互联网平台等多方协同的生态联盟。这一理念,正在构建AI时代的全新产业范式。
AI模型企业提供底层技术突破,是生态的“引擎”。荣耀与多个模型厂商合作,将自然语言理解、多模态推理等先进能力集成进YOYO智能体,实现智能体能力的跃迁。
运营商则是连接用户与云服务的“纽带”。通过合作共享5G网络、边缘算力、流量套餐等基础设施,荣耀让AI服务更稳定、更易被触达。
终端厂商,如荣耀自身,则承担“承载体”角色。通过硬件创新、系统调优与算法优化,终端成为AI从抽象能力转化为具体体验的“最后一公里”。
荣耀提出的“三个开放”,是指开放的生态、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维。通过共建AI终端生态联盟,荣耀希望汇聚模型、硬件、网络与服务等多个维度的力量,真正把AI从产业“高原”带入用户生活的“平原”。
这不仅是一种组织模式上的开放,更是一种思维范式的转变:从“终端思维”迈向“AI思维”,再走向“生态思维”,最终实现共创、共享、共赢。
这一套生态构建方法论,在荣耀Magic V5发布会上已有实质成果呈现。围绕办公、出行、生活、陪伴、车联、家居、服务七大智慧生态,荣耀与阿里、比亚迪、美的等行业巨头,开启了AI时代下智能体服务、智慧车联、智慧家居生态的全面合作。
比如在智慧车联方面,荣耀与比亚迪已打通智慧车钥匙、手车互联与车载超充等核心场景,未来将进一步探索多模态融合、跨设备任务协同,共同构建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出行网络;在智慧家居领域,荣耀与美的合作的六大场景正在推进,美的IoT及美居APP可实现从荣耀手机到车机的无缝流转。
更具突破意义的是,荣耀通过MagicRing首次实现安卓、鸿蒙与苹果设备间的文件传输与协同。这种“跨品牌、跨系统、跨生态”的互通,突破了行业封闭壁垒,是AI终端生态真正开放的表现。
此外,荣耀的AI Connect平台,将感知能力、大模型服务与互联标准打包输出给生态合作伙伴。目标是到年底实现100多款硬件品类接入,千万级设备激活,形成庞大的智能体服务网络。相比部分厂商的封闭策略,荣耀正通过“技术组件化+能力开放”的路径,实现生态增量最大化。
这一切,都表明荣耀的AI战略不再是纸上蓝图,而是已进入规模化部署阶段。从技术视角看,荣耀构建的是AI能力;但从生态哲学层面看,它构建的则是“以人为本”的AI新秩序。技术与生态并重的战略思维,正是荣耀与众不同之处。在AI重构产业版图的过程中,荣耀已率先在AI主航道上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