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通报,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山西焦煤集团”)原党委副书记杨根贵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这位退休后仍被追责的能源领域高管,成为这家山西省属重点国企近年来反腐风暴的最新注脚。而就在二十天前,山西省纪委监委宣布了对山西焦煤集团原副总经理王克军立案审查调查的消息,再次将公众目光聚焦于这家年营收超千亿元的能源巨头。
公开信息显示,自2001年山西焦煤集团组建以来,七任董事长中已有四任(白培中、任福耀、武华太、王茂盛)因腐败问题被查,涉及工程承揽、资源审批、干部任免等多个领域。这场持续数年的反腐风暴,不仅暴露出能源国企内部治理的深层矛盾,更折射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权力监督与制度重构的紧迫性。
01
两个月内多名高管通报被查
2025年6月1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显示,杨根贵“背弃初心使命,违反组织原则,不按规定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在职务调整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廉洁底线失守,收受礼金,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和旅游安排,退休后违规接受聘任并获取报酬;违规为有关企业提供担保;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工程款结算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行为严重违反党的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有关规定,经山西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山西省委批准,决定给予杨根贵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公开资料显示,杨根贵曾任西山矿务局技术员、矿长,山西焦煤霍州煤电集团公司董事长等职。后于2008年出任山西焦煤集团副总经理,分管工程建设,2015年其升任山西焦煤集团党委副书记。2018年,杨根贵被免去山西焦煤集团党委副书记、常委、纪委书记职务。
杨根贵的落马并非孤例。今年5月23日,山西省纪委监委官网通报,山西焦煤集团原副总经理王克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简历显示,王克军曾任山西焦煤集团总经济师、副总经理,山西省焦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等职。
5月21日,山西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了5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其中,山西焦煤集团原总经济师杨世红自2013年至2024年,借逢年过节、父母住院之机,多次违规收受私营企业主、下属所送消费卡、礼金;多次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杨世红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11月,杨世红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02
四任董事长相继落马
山西焦煤集团成立于2001年10月,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炼焦煤生产加工企业和市场供应商,炼焦煤产销量居于世界前列,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位列471位、2024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123位。然而,这家能源巨头的政治生态长期被腐败阴云笼罩,自成立以来已有四任“一把手”被查,形成罕见的“塌方式腐败”样本。
第二任董事长白培中(2008年至2011年12月)的落马最具戏剧性。2011年11月底,网络曝出白培中家被劫5000万,妻子报警时谎报金额,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同年12月,被免去山西焦煤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职务。2016年12月,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山西焦煤集团原董事长白培中因“为他人在煤炭供应、职务晋升、工作岗位调整等事项上谋取利益”,被该院以受贿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
第三任董事长任福耀2014年1月离任后被查,目前已服刑完毕。
第四任董事长武华太(2014年至2019年1月)的腐败路径则直指工程领域。2024年11月,山西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山西焦煤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武华太因“违规任用干部,在职工录用中为亲属谋取利益;廉洁底线失守,纵容、默许亲属利用本人职务影响谋取私利,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规矩意识淡薄,干预插手下属企业经营活动;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以及职权或者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为他人在工程承揽、款项结算等方面谋利。”被开除党籍,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第五任董事长王茂盛(2019年至2020年5月)的落马凸显监管失效。2024年9月,山西省纪委监委公开通报,山西省能源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茂盛因“在职务调整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不正确履行职责,违规推荐下属企业负责人并对其经营活动失管失察;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款项结算等方面谋取利益,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被“双开”。
“四任董事长落马并非偶然,而是权力集中、监督缺位、利益输送链条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山西焦煤作为资源型企业,煤炭开采、销售、工程承包等环节资金密集,而集团内部“一把手”权力过度集中、内部制衡机制失效,极易形成“一言堂”和利益共同体,最终导致系统性塌方。
03
给权力戴上“紧箍咒”
针对国企领域的共性问题,山西省纪委监委推动健全完善了《省属国有企业专职外部董事履职管理办法》《山西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出资企业投资管理办法》等4项制度,推开省纪委监委向省管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试点、省属国有企业常态化审计监督机制改革、省属国有企业内部监督机制改革等3项监督机制改革任务,促进国有企业廉洁经营、廉洁管理、廉洁发展。
面对山西焦煤集团腐败,2023年底山西省纪委监委在山西焦煤集团派驻纪检监察组改革试点。与此同时,山西焦煤集团还打造了“新焦煤大监督体系”,给权力戴上“紧箍咒”,从制度上破解“不能腐”难题。
山西省纪委监委驻焦煤集团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构建“新焦煤大监督体系”,将监督重点聚焦经营管理各方面,通过在全业务领域、全管理层级推动监督模式重塑再造,一方面实现了对制度、流程、权限等要素的全方位检视、完善和重建,另一方面坚持“向监督要效益”的盈利模式变革理念,创新“堵漏洞、降成本、省资金、清旧欠、挽损失”5条路径,全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3.1亿元。
此外,由山西省纪委监委宣传部监制的专题片《护航》第二集披露了山西焦煤集团西山煤电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薛道成是“靠企吃企”的典型代表。
在担任西山煤电集团总经理期间,薛道成违规占用西山大厦两个房间,供自己休息、练字使用。有的老板商人知道薛道成喜欢练书法,就送给他高档的笔墨纸砚,奉上高档烟、泡好上等茶,全程为他服务。就这样,薛道成在“温水煮青蛙”式的“围猎”中,慢慢地突破了底线。
专案组调查发现,薛道成牵线其表亲薛某的煤业公司与西山煤电洽谈合作意向,协议签订后不久,薛某在北京买房时,向薛道成提出“退休后住一起”的养老“规划”,房款全部由薛某承担。薛道成心照不宣,经过一番看房、选房后,价值1100多万元的豪宅成了薛道成的私人财产。
针对薛道成案件“靠企吃企”的特点,省纪委监委下发纪检监察建议,推动山西焦煤集团以案促治、以案促改。
“我们认真落实纪检监察建议,以构建‘新焦煤大监督体系’为抓手,逐条逐项对应整改,深入排查煤焦销售、物资采供等重点领域廉洁风险814个,清废改立各项工作制度356项,优化工作流程410余个。”山西焦煤集团派驻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