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草原云
“《农耕残梦》像乡土史诗,孩子说从《蒙古马》里听到了草原的风声!”7月8日,宁波市民陈女士欣赏段建珺的剪纸作品后感叹。
连日来,“剪秀中华·段建珺剪纸代表作巡展”在浙江省宁波市展出。美妙的创意、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人观展。
段建珺剪纸作品巡展现场。
段建珺——这位在中国北疆广袤草原深耕剪纸近50年的“草原神剪”,以剪刀为媒,让数以万计濒临消亡的珍贵古老纹样在他手中重获新生,在其传承与创新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他创立的“草原大写意剪纸”,将马背民族的豪迈气韵凝练于方寸红纸,丰富和提升了中国剪纸美学品质和表现形态。多年来,他的剪纸作品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等顶级机构珍藏,堪称“行走的北疆文化基因库”。
凝神看展。
段建珺展示剪纸技艺。
北疆剪纸技艺惊艳众人。
6月29日,由宁波图书馆、呼和浩特市图书馆策划推出的“剪秀中华·段建珺剪纸代表作巡展”第三站,如约登陆宁波图书馆。段建珺老师应邀携50余幅代表作,将非遗精品陈列、活态传承与创新结合,通过《剪纸:中国春节传统吉祥符号的象征涵义》主题讲座与中国剪纸(和林格尔剪纸)传统“冒铰”绝技相结合,成为解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明的“立体百科全书”。
本次展览创新采用“非遗+讲座+传统技艺演示”三结合复合策展模式,让参与者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庄严与厚重。
其中“北疆春晖·段建珺剪纸精品展”分为三个主题:第一部分《草原灵脉》,靳之林赞誉的“草原剪纸开创者”在此亮剑!段建珺挥剪劈出大写意新流派:蒙古马鬃毛如刀刻长风,摔跤手肌肉迸发原始张力,神鹿眼眸映照草原信仰。
第二部分《农耕残梦》,聚焦中国农耕文明转型阵痛,段建珺以剪刀为史笔,抢救性留存“正在消逝的千年纹样”。
第三部分《古风遗韵》,当市场化浪潮冲刷剪纸的本真,段建珺执“传统的双刃剪刀”破局:左手深扎《古风遗韵》千年图腾密码,右手熔铸现代审美灵性,千年图腾符号展现民俗剪纸的活态流变。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冯雪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