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机构之家)
背靠五粮液和当地政府的宜宾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宜宾银行”,2596.HK),今年以来“动作频频”:不仅成功实现港股上市打破多年银行IPO“沉寂”,而且在此后即不久历经行长变局,包括原行长杨兴旺突发辞任,后续女将蒋琳替补。当下,宜宾银行再迎管理层新变局,机构之家梳理发现:7月7日,宜宾银行核心高管再落一子——袁奎副行长任职资格已于当日获监管核准,从而正式踏入该行经营管理之列。
图片系四川金融监管局批复袁奎宜宾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 资料来源: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官网,四川金融监管局批复已批复袁奎宜宾银行副行长任职资格(川金监复〔2025〕156号)。与此同时,监管要求袁奎于3个月内到任,银行将任职信息及时同步至当地监管。
副行长袁奎入局显神秘,宜宾银行“一正四副”行长架构初现
尽管如此,袁奎入场宜宾银行仍然让市场感到一些“错愕”,主要原因在于还并未在官网公告聘任其为副行长。作为高级管理人员,银行对其及时通告应在正常程序之中。
以行业通常操作来看,例如,上海银行拟任董事长顾建忠曾于今年4月11日被上海市委组织部推荐,4月22日该行即内部召开会议宣布其为党委书记,5月16日董事会决议选举其为董事长,目前待监管审批。这一流程体现了金融系统高管任命的典型模式之一,即“政府推荐→内部决策→监管核准→正式履职”。
袁奎的任职流程却有所不同:在今年2月的一则宜宾市人民政府的公告中(宜府人〔2025〕4号),则向外界披露袁奎任职的通知。根据市政府六届62次常务会议决定,推荐袁奎为宜宾银行副行长,并要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有关规定办理。
然而,梳理宜宾银行官网发现:并未见袁奎的委任公告。今年以来,该行仅公告委任蒋琳为行长,以及股东董事章欣、黄崇颖等。考虑到袁奎简历也未公开,因此袁奎当下虽为新任副行长,似乎仍保持着神秘感,可谓是在监管核准之后“低调入场”。
图片分别系宜宾市人民政府推荐袁奎为副行长、今年以来宜宾银行官网公告委任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具备五粮液背景,背靠当地政府的区域银行,当地政府决策对宜宾银行人事变动影响深远。在股权控制力方面:截止4月24日,该行第二至第四大股东分别为宜宾市财政局、宜宾市翠屏区财政局、宜宾市南溪区财政局,合计持股占比近50%;与此同时,第一大股东五粮液集团,背后实际控制人为市国资委。在人事变动方面:例如行长蒋琳曾在2023年9月被宜宾市人民政府提名免去宜宾五粮液公司副总经理,推荐为宜宾银行副行长;仅半年之后又被当地政府提名免去该行副行长职务,仅担任党委书记,直到今年6月再获宜宾银行聘任,并被拔擢至行长一职。
图片系宜宾银行前十大股东情况
资料来源:wind
随着此次袁奎的副行长任职资格获批,宜宾银行的核心高管团队再次扩充,形成以董事长薛峰为领导,“一正四副“行长格局,包括行长蒋琳(任职资格未获批),副行长龚玉池、梁幼涛、朱博、袁奎。此外,核心高管还包括首席信息官唐旭东,董事会秘书唐粼等。
上市半年,宜宾银行股价“平稳波动”
与此同时,作为银行股上市的“希望”,宜宾银行在港股上市也成为市场关注。该行于今年1月正式登陆港股市场,打破了自2022年兰州银行上市以来银行股IPO始终未有突破的尴尬局面。尽管此次是通过H股上市融资,A股方面仍处于等待期,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银行在资本市场的复苏,从而成为其他拟上市同业的参考。
宜宾银行上市以来,股价虽然呈现波动,但整体表现稳健,基本上维持在2.50元/股至2.70元/股区间波动。截止昨日收盘,为2.61港元/股,高于2.59港元/股的发行价。
图片系宜宾银行上市以来股价表现
资料来源:wind
不过,这样的表现似乎与当下银行股如火如荼的表现相脱节(同期HK银行指数上涨31.6%),体现市场资金对该行未来展望的谨慎态度。
这背后的人事波动,以及经营承压,或是主因。
从人事变动来看,在该行仅上市3个月,资深老将、行长杨兴旺“因个人身体原因”辞任,该行一度陷入“无行长”状态。宜宾银行在公告中并未对杨兴旺致谢,这一定程度上引发市场遐想与担忧。
从经营业绩来看,宜宾银行上市后公布的财报显示,2024年其营业收入仅微增0.5%至21.8亿,而在过去的2021年至2023年,该行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8.0%、15.2%和16.2%;与此同时,截止2024年末逾期贷款占比高达2.3%,较上年1.7%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图片系近期HK银行指数表现
资料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