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大新鲜事儿
全球监管动态观察:风云变幻下的监管合规
过去几个月里,地缘政治格局出现了剧烈震荡,国际形势更加动荡不安。在经济前景不明朗及市场震荡的背景下,维持金融稳定性和韧性的呼声愈发高涨。与此同时,各国政府正致力于提升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业务增长和竞争水平,呼吁监管机构清除限制企业发展的制度和流程障碍。
面对紧张局势,金融服务监管机构及受其监管的企业均倍感压力。为此,他们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扫除规章制度障碍,积极践行监管相称原则,简化监管参与流程,并考虑摈弃不合时宜的监管规定。
随着重心向本地要务倾斜,世界监管局势呈现出去全球化的趋势,可能导致某些领域出现监管分歧并形成碎片化格局。而那些旨在消除制度障碍,完善监管相称性,提升监管灵活性和透明度的举措可能更受企业欢迎。然而,至少就近期而言,各种不确定因素和碎片化格局使得金融机构难以对监管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制定应对计划,这一挑战对全球性运营的金融机构更为艰巨。企业在维持现有监管合规水平的同时,还应留意各种新颁布的监管要求。
尽管如此,保护消费者、维护市场秩序和确保金融稳定性仍是最基本的监管目标。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确保治理、风险管理、控制和系统的稳健性、韧性和未来适用性。此外,任何重大变革均蕴含激动人心的创新机遇。例如,企业可通过新技术的安全使用来降本增效,并采用适用未来的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积极为自身和客户创造效益。
全球监管八大主题
尽管区域性和地方性监管政策的制定方法各不相同,但全球多数国家/地区的监管和监督工作计划均包含以下主题:
1
维持金融稳定性
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贸易战一触即发以及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全球金融稳定的重要性达到了历史新高度。各国央行及审慎监管机构致力于在系统内维持稳健的资本和流动性水平,并积极制定可控的退出计划。
2
提升业务增长及竞争能力
各国政府要求金融监管机构采取措施,积极促进各自辖区内的业务增长并提升企业竞争水平。这种要求虽然能够减轻企业监管负担,但也可能引发监管分歧。
3
信息通信技术及网络韧性
随着金融服务业的关联性及技术依赖性的日益提升,修复系统漏洞并预防全系统范围的风险传播成为监管机构的工作重心。当前,各种外部威胁,无论是网络攻击还是气候风险等,都在与日俱增。
4
消费者权益保护
在促进业务增长与保护消费者权益之间,监管机构需要取得适当的平衡。相关措施包括鼓励金融投资者对国内股票市场与私营资产进行投资。
5
系统整体韧性
鉴于资产管理行业(尤其是私人资产领域)的大幅增长,有关整个金融体系的潜在漏洞(例如,估值问题)及其对实体经济的潜在影响方面的监控力度在不断增强。
6
治理与责任制
随着各种责任制框架的引入和更新,有关产品的治理预期也在不断收紧。最近的市场状况再次凸显了稳健治理安排的重要性,它有利于企业在充满挑战的形势下做出明智决策。
7
人工智能与数字创新
就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的监管而言,全球监管政策存在不同的制定方法和实施节奏。为支持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使用并对加密资产进行监管,各国在不断调整其监管框架。
8
ESG与可持续发展
美国新一届政府的倾向,可能导致全球在ESG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出现监管分歧。但对投资者而言,准则的全球互通性,以及透明度、准确性和完整性仍是优先考虑事项。
新政策的出台速度已经放缓,某些报告和披露要求也有望得到简化。
毕马威洞见:全球金融服务专家洞察
汇聚毕马威全球金融服务团队在不同领域专业服务观察,我们总结了以下九个金融行业热点议题,供金融从业人员思考:
如何把控监控力度?
在地缘政治剧烈动荡、网络威胁不断升级和经济增长压力不断加剧的背景下,监管机构迫切需要保持其行业内和更广经济领域的金融及运营韧性,同时取消各项冗余的规章制度并精简各种手续和流程。这些目标在本质上是否互相冲突?
非银行机构是否存在系统性风险?
旨在解决资金薄弱环节的各项政策工作目前取得了重大进展。当前,一些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正向杠杆和私人资产相关风险转移,并试图引入新的报告要求来提高基金领域的透明度。
如何为消费者达成适当平衡?
如何为金融消费者与投资者提供适当程度的保护,是各区域监管机构共同面临的难题,对于那些需要靠刺激个人投资者投资来提振市场的地区而言,这两者之间的平衡更难把控。监管机构该如何在确保投资风险与收益平衡的前提下,全面助力投资者实现其人生财务目标?
如何确保风险与创新平衡?
围绕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全球涌现了各种各样的监管模式,亦引发了如何监管人工智能的大规模讨论。比如,在新规定(如《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和现有框架之间该如何取舍才能兼顾效率与创新?又该如何实现风险缓释与推动创新之间的微妙平衡?
巴塞尔标准是否仍在全球范围内适用?
关于巴塞尔协议改革最终方案在英国、欧盟和美国的实施,仍然存在不确定性。美国新一届政府和机构变动带来的冲击使得实施日期进一步后延,并加剧了业界有关美国的最终立场可能与世界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担忧。
寿险领域是否会出现新的利益冲突?
随着私募股权支持的保险公司份额不断增加,以及历史遗留的养老金债务纷纷向寿险领域转移,全球监管机构正全力应对相关影响。其中,注资型再保险、私人资产风险管理和集团内部交易是最重要的监管领域。
私人领域的热度是否会超越公共领域?
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鼓励散户入场来提振资本市场。但私募领域的投资吸引力正不断增强。监管机构正对私人资产领域的增长及其潜在风险进行监控,并积极探索散户以可控方式进入私人资产领域的最佳方案。
如何完善ESG/可持续发展要求?
随着气候和环境相关风险日益凸显,监管机构提出了更多审慎监管要求,但也采取了一系列简化披露要求的举措来减轻企业负担。企业的做法也呈两极分化,部分企业深入拥抱绿色实践,而另一些企业的做法则完全脱离ESG倡议,鲜有企业停留在中间地带。
能否实现资本市场数字化?
当前,世界各地正致力于将证券结算周期压缩至T+1。这一举措要求提升企业和市场基础设施在交易和结算流程方面的自动化水平。另外,能否采取更多措施,使得原子结算或T+0最终成为现实?
联系我们
张楚东
金融业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亚太区及中国
tony.cheung@kpmg.com
陈少东
金融业审计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thomas.chan@kpmg.com
李砾
金融行业研究中心
主管合伙人
毕马威中国
raymond.li@kpmg.com
靳蓓
金融行业研究中心
副总监
毕马威中国
catherine.jin@kpmg.com
(转自:四大新鲜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