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曾经的鴜鹭湖花海里种满了玉米。
图二:鴜鹭湖旅游度假区内,蒙古包淹没在荒草中。
图三:金珠花海旅游度假区已关门停业。
■本报记者 李洪涛 文/摄
近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接到消费者反映:本来兴致勃勃地去旅游景区看花海,最后花海没看到,看到的却是玉米和大豆。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场景和旅游体验,涉及吉林省内的鴜鹭湖旅游度假区、金珠花海旅游度假区。
鴜鹭湖旅游度假区:荒草丛生花海里种满玉米
鴜鹭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吉林省东辽县金州乡境内,是一个集休闲娱乐、生态旅游、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风景区,尤以绚丽的花海闻名。2014年,该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7月1日,长春市消费者张先生向记者反映,几天前,他和家人慕名去过鴜鹭湖旅游度假区看花海。他和家人驾车从长春市出发,走了100多公里到了鴜鹭湖旅游度假区。他们到达后,发现原本该是花海的地方却没有花,漫山遍野种满了玉米。随后,他们来到该度假区的位置,既没有看到大门,也没有看到游客中心和工作人员,满目是荒草。张先生表示,临行前为了稳妥,他还在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官网上进行了查询,在旅游景区公示栏中看到该度假区列在4A级景区中。
7月2日上午,《中国消费者报》记者来到了鴜鹭湖旅游度假区实地探访。该度假区原花海位置种满了玉米,几位村民正在给玉米施肥。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已经好几年没有花海了,度假区运营方已经把租用的土地还给了村民。
据几位村民介绍,经常有不知情的游客兴冲冲地来这里看花海,又都失望地离去。鴜鹭湖水库的一名工作人员也表示,度假区早已经停业了。记者随后来到该度假区原址走访,看到破旧的蒙古包孤寂地淹没在荒草丛中,鴜鹭湖书院也是破败不堪,荒草遍地。
据记者调查,鴜鹭湖旅游度假区由吉林省鴜鹭湖生态旅游度假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随后,记者来到该公司的注册地东辽县金州乡粮库东侧办公楼,发现已人去楼空。记者通过全国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查询发现,该公司还在营业中。记者多次尝试与该公司取得联系,但都是查无地址,电话也无法接通。
东辽县文化广播电视旅游局旅游科李科长告诉记者,鴜鹭湖旅游度假区的主办方因资金链断裂、景区管理不善等原因,目前已经停止营业。针对记者提出的“很多消费者不知道该情况前来旅游白跑一趟”的问题,李科长表示将通过该局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告知广大消费者。
金珠花海旅游度假区:大门紧闭花海里种上大豆
无独有偶,当记者在鴜鹭湖旅游度假区调查时,几名同样慕名而来的吉林市消费者反映金珠花海旅游度假区也存在花海无花、误导游客的问题。于是,记者决定前去探个究竟。
7月2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吉林市龙潭区的金珠花海旅游度假区时,看到两名游客正驾车离去。记者走近发现,该度假区已经处于停业状态,景区大门、游客中心大门、售票厅均已上锁。度假区门口处的标牌显示,该度假区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也是5A级吉林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
记者来到该度假区的花海所在地,看到花海里并没有种花,一垄垄的大豆长势正旺。该度假区附近的饭店也已关门停业,在通往度假区的路口处有一个食杂店,记者走进去后看到店内生意冷清,几名老人正在打牌。其中一名老人称,花海已经两年没有对外营业了,里面种植的是大豆。
记者通过金珠花海旅游度假区告示牌上标注的联系电话,与一位姓单的管理人员取得联系。据其介绍,他是该度假区的一名股东,花海停业的原因是因为土地政策变化。随后,记者以游客的身份与吉林市龙潭区文化和旅游局旅游科取得联系,一位工作人员表示,金珠花海因土地性质问题处于关闭状态。
主管部门回应:一家已摘牌 一家正整改
眼下正值吉林花红柳绿的季节,赏花观景成为很多消费者的选择。但到鴜鹭湖旅游度假区和金珠花海旅游度假区的消费者,却难以如愿。消费者黄先生表示,消费者需要明明白白地消费,既然景区已经停业了,运营方就应该及时通过媒体等途径告知公众,避免大家白跑一趟。
据记者了解,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经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推荐,文化和旅游部按程序评定的。重点审核内容包括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景观质量、游客意见、关键设施与服务要求、旅游交通、游客中心、卫生设施、安全与救援等。那么,上述两个旅游度假区目前的评审认定情况如何?
7月2日,记者登录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官网,在旅游景区公示栏中看到鴜鹭湖旅游度假区(编号49)、金珠花海旅游度假区(编号39)作为4A级景区依然在列。7月3日,该厅旅游发展处处长吕先勇表示,鴜鹭湖旅游度假区已经于2024年摘牌,不再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其听取了记者反映的情况后称,将立即向官网管理员反馈,将该旅游度假区从景区公示栏中删除。而对于金珠花海旅游度假区,吕处长表示目前正在整改。
据记者调查,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管理办法》,A级景区年度复核实行分级管理制度:4A级及以下等级景区的年度复核工作由省级及以下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分级负责。对游客好评率较低、社会反响较差、发生重大安全事故、被游客进行重大投诉经调查情况属实及未按时报送数据信息或填报虚假信息的景区,视情节给予相应处理。对景区处理方式包括签发警告通知书、通报批评、降低或取消等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