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玉娇 陈 晨
绿野遍地、彩旗招展,7月初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处处是节日的海洋、欢腾的氛围,期盼的环青赛车轮,终于要来到台子乡,这让台子乡乡长李金花激动不已。
“环青赛举办了这么多年,今年是第一次路过台子乡,我们像期盼节日一样期盼这次赛事,希望通过赛事,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蔬菜产业和村民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李金花说,经过多年努力,台子乡重点发展蔬菜产业,坚持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双轮驱动”,让蔬菜产业“旺”了起来,群众口袋“鼓”了起来。
而以前的台子乡蔬菜产业发展并不如人意。
李金花说:“拿塘巴村举例,前些年家家户户守着巴掌大的地,你种三垄葱,我栽两畦蒜,累死累活也卖不上价。”
后来,一大批能干的村党支部书记和致富带头人抱团取暖,带头流转耕地、成立合作社,乡里一个个集体企业纷纷成立。
塘巴村也不例外。
村党支部书记段应财和致富带头人向成贵合作,搞起了高原冷凉蔬菜种植基地,依靠东西部协作项目,村集体与向成贵的合作社签订了“村办企业+专业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抱团发展机制。
专业的事由专业的人来干,蔬菜生产逐渐标准化,依托台子乡的冷凉气候,村里硬是将高原露地蔬菜送上了港澳人民的餐桌。
除此之外,从决定大规模种植高原冷凉蔬菜开始,塘巴村驻村工作队就多次邀请农业、科技领域专家赴村指导。依靠专家帮带,塘巴村还从党员队伍中选聘了16名田间土秀才、土专家,组成“乡土先锋”技术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蔬菜种植技术专业指导,菜的产量和品质逐年提升,价格也就涨了上去!
2024年,塘巴村全村蔬菜产量较2021年增长了2.5个百分点,农户人均收入增长近13个百分点,田间的一垄垄蔬菜,已悄然成为塘巴村的“金疙瘩”。
而塘巴村只是台子乡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通过党建引领、技术当家,专家指路、乡土先锋的努力,如今台子乡种植的设施蔬菜900亩(1亩≈0.066公顷)、露地蔬菜6000余亩,蔬菜品种达60余种,承担着全县百姓的菜篮子,并远销深圳、港澳等地,产销市场广阔,带动本地1000余户农户参与标准化种植,人均增收2万元以上。
乡道两旁绿一片、红一片、紫一片的蔬菜地,藏着台子乡近年来发展特色产业的蓬勃朝气,和村民们增收致富的希望,而台子乡党委、政府的眼光并未止于田间地头……
今年,在台子乡党委的指引下,塘巴村办起了工厂、搞起了观光农业,逐步构建起“蔬菜产业为主,植物纤维原料加工、观光农业为辅”的产业发展生态圈,塘巴蔬菜产业园、塘巴村田园综合体,将成为全乡乡村产业振兴路上最亮眼的风景线。
一辆辆自行车飞驰而过,一块块菜园朝气蓬勃,台子乡蔬菜地的绿意与希望将随环青赛的车轮滚滚,驶向远方更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