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象新闻”
泳池里戏水,最恶心的事情是什么?
7月6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鹰潭方特水上乐园的泳池内,有大量黄色不明物质。从网友拍摄的现场视频显示,黄色不明物质呈大大小小的块状,分布在泳池边缘,同时离黄色物质不远处,有孩童玩耍。该视频引发网友热议,有网友质疑泳池中不明黄色物质为人类粪便。
7月7日,方特全国热线客服称,他们有关部门已经查看到该问题,其水上乐园的所有水质都是符合当地政府部门的标准的。同时该客服表示,他们园区每天都会对水质进行清理,水质公告都会展示。鹰潭方特营销部门则以打错电话为由挂断了电话。
(图源:极目新闻)方特客服的回应很“官方”,“水质合格”和“每日清理”似乎无懈可击,但在视觉冲击力十足的污染画面面前苍白如纸。更讽刺的是,当记者试图联系负责部门核实时,得到的竟是挂断电话的冰冷忙音。
这种“嘴上说达标、行动躲猫猫”的把戏,掀开了企业的遮羞布。检测报告的“合格”,不是免责金牌,老百姓的眼睛并不瞎,水里漂着的脏东西,是铁打的事实。就像网友调侃的那样,“只要机器测不出‘粪便’两个字,漂黄金都算合格!”这种死扣标准字眼、却对铁打的事实装瞎的做法,根本就是把人们的健康当成了儿戏。毕竟,标准只是底线,真正负责任的企业,应该做得更好。
(图源:极目新闻)矛盾的核心,或在于现行检测制度的漏洞。官方标准主要检测余氯、浊度等常规指标,对突发污染物反应滞后。去年芜湖方特曝出水质争议时,监管部门现场检测显示余氯0.66mg/1、浊度0.86NTU,均符合国标。但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常规检测只管水里溶解了什么,对漂浮的固体污物却根本无能为力。企业就钻了这个空子,嘴上喊着“每日清理”,但视频里成片的块状物证明,所谓的清理只怕是还留有死角。
夏天到了,要游泳的人越来越多了,得打破这种消费者觉得脏、企业不承认的困局。而要破这种局,得从三方面加力。监管部门得改改工作方式,别总搞预约式检查,让企业早准备好“合格”模式迎候。得像查黑作坊那样搞搞突击抽查,不打招呼直奔泳池取水样,看他们还怎么演戏。老百姓也得硬气起来,遇到这种“报告漂亮实际肮脏”的事,该投诉投诉该曝光曝光。至于企业,还是自觉些吧,投资了大把的钱,如果连水池的干净都保证不了,被人一个曝光弄黄了,划算不划算可以算一算。
泳池里的脏东西一两天时间就能清干净,但丢失的信任可能两三年都补不回来。当孩子们撩起水花时,家长们可不想提心吊胆。即便检测报告再精美,也不如一池看得见底的清水来得实在。真正的干净,不仅是数据达标,还要经得起人们眼睛的检验。
来源 | 大象新闻 评论员 李长需
监制 | 李金锋 李洁敏
主编 | 彭丹
编辑 | 蒋黎明
下一篇:水天一色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