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播场
一场直播超百万人观看,一年时间涨粉1200多万……这样的流量奇迹,真实发生在了一个新的直播内容赛道——直播大舞台。
去年7月,快手主播赵长龙嗅到了直播大舞台的风口,毅然决然选择转型,打造了“唐山泡泡龙大舞台”;一年后,他不仅成为了直播大舞台赛道的头部,而且带动了唐山当地的发展,让景区、商户和观众多方受益。
像这样的直播大舞台,如今已在全国各地开花。
当“流量经济”撞上“城市烟火气”,直播大舞台不仅点亮了各地的夜晚,也已经成为主播拓宽、升级直播内容或转型的优选路径。
直播大舞台火爆出圈
如果你最近去过唐山迁安,尤其是在晚上搭过出租车,司机开口第一句八成是:“来唐山看泡泡龙大舞台的吧?”
这是因为,唐山迁安的天元谷景区每晚8点准时开播的“泡泡龙大舞台”,早已成为当地的一个夜间地标。每天晚上,数百万粉丝涌进直播间;而现场的舞台周围,也聚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形成了线上弹幕飞舞、线下掌声如潮的盛况。
泡泡龙是谁?他真名叫赵长龙,原来是快手平台上的一名生鲜水果电商主播,曾做到水果生鲜领域的头部。
2024年7月,赵长龙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转型做“直播大舞台”。
“卖水果做到头部了,为什么还要折腾做大舞台?”赵长龙经常被人这样问。
他给出的答案简洁明了:“大舞台是新的风口,它融合了表演、综艺、社交等多种内容形式,提供了传统直播间无法实现的观看体验,让我们看到了更大的机会。”
基于这种敏锐的市场嗅觉,赵长龙的团队在早期曾仅用20天就完成了舞台搭建、设备调试和内容策划,迅速在唐山迁安的天元谷景区开播。
传统直播间的场景,往往只有室内空间和主播的半身镜头。而泡泡龙的大舞台,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综艺真人秀:舞台面积达数百平方米,内容涵盖传统歌舞、选秀PK、相亲互动、游戏竞技等环节,同时融合了极具地方特色的评剧、曲艺表演,所有表演无剧本、无套路,全靠主播即兴发挥和观众互动决定走向。
数字更能够直观出泡泡龙大舞台的火爆:平均单场直播观看人数达到500万以上,单场直播最高同时在线人数达到800万,直播间的互动次数更是每场超3000万次。泡泡龙也从最初的170万粉丝,迅猛增长到如今超过1400万。
一年不到,借助大舞台直播的风口,赵长龙书写了一个草根主播转型为行业标杆的故事。
拓宽内容形式,盘活“夜经济”
数字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直播大舞台模式究竟凭什么迅速征服了千万用户的心?
事实上,泡泡龙大舞台并非个例。从去年开始,快手直播大舞台在全国遍地开花。
比如在河北晋州西曹村,村民尹氏父子打造的西曹大舞台同样人气火爆。这是一个扎根乡村、属于村民的直播大舞台,快手单场直播平均在线5万人,人气峰值10万+观众,整场直播的观众能20万+人;线下则每晚吸引至少五千人围观,2025年6月初,西曹大舞台固定舞台首秀当天,现场涌进四五万观众。
对于主播而言,直播大舞台提供了一种拓宽、升级直播内容或转型的路径。
可以看到,直播大舞台有这么几个特点:内容模式新、地域文化强、互动人气高,形成了独特的直播形态魅力。
相较于传统直播内容形式,直播大舞台涵盖了才艺选拔、擂台挑战、搞笑相亲等多种内容形态,还能够融入当地文化特色,如评弹、川剧等。这就使直播大舞台拥有了更广阔的内容想象力。
此外,直播大舞台的线上内容具备强互动属性,线下强调零距离接触。有观众在直播间留言说:“我不只是来看演出的,我光是站在现场就觉得心安。”这种强烈的互动感和真实感,瞬间拉近了主播和观众之间的距离。因此,直播大舞台的强互动属性,也将粉丝转化为了忠实用户,直播间的私域流量占比超过90%。
不仅如此,直播大舞台“线上搭台+线上直播”的特点,也盘活了“夜经济”,带动了文旅消费,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一场热闹非凡的直播大舞台,背后是一条隐秘而澎湃的经济河流。
唐山迁安的天元谷度假区占地437亩,拥有主题乐园、演艺街区和度假酒店多个业态,是京津冀亲子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度假区一直在进行线上平台与线下场景相融合的探索,拓展全天候的沉浸式体验模式,直到2024年泡泡龙大舞台的出现。
在与泡泡龙团队仅用15分钟洽谈后,天元谷无偿提供了核心场地,甚至主动让出原定演出剧场。开播以来,线上每场数百万粉丝,线下夜间人流工作日明显提升至2000人左右,周末更是达到4000人以上。
景区还围绕大舞台创新开发了非遗花火秀、街区NPC互动、美食夜市等项目,形成了独特的“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文旅新模式。数据显示,景区夜间客流增加了至少一倍以上。
泡泡龙大舞台激活的不止是夜晚的人气,更激活了整个景区的商业潜能,成为唐山一张响亮的夜游名片。
如今,夜幕降临后,唐山天元谷度假区灯火通明,台上的泡泡龙热情四溢,台下的摊贩忙得不亦乐乎;舞台外,网约车司机频频穿梭,酒店的入住率也因此节节攀升。
不仅如此,泡泡龙大舞台带来的不仅仅是商业效益,更是对城市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与提升。
一位当地大妈表示:“几十年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面,以前晚上只能遛弯,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大舞台,活着更有劲儿了!”
这种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随着大舞台的传播,逐渐深入人心。大舞台不仅提供了娱乐场景,更重要的是重新唤醒了本地人对家乡文化的自豪感。
复制更多“直播大舞台”
当然,随着直播大舞台模式日趋成熟,主播、地方政府和公共服务部门也纷纷探索如何更好地参与其中,实现多方共赢。
那么,要入局直播大舞台,究竟该如何做?
对主播来说,首先需要的就是人设清晰的主理人、多环节的内容设计以及有明确的线上线下互动。
主理人作为整场直播的灵魂人物,必须具备强大的控场能力、综艺感和互动能力,精准抓住本地文化特色,才能真正“立住人设”,长期聚集私域流量。
比如,泡泡龙本人不仅是主播,更是整个大舞台的主理人,承担着现场控场、节奏掌握、互动推进的关键角色。
此外,主播团队还需持续,形成固定且多样化的节目环节,比如唐山泡泡龙大舞台,既有经典影视IP的开场秀,也有全民线上线下齐互动的综艺形式,每天的内容都经过精心策划和排练,以确保内容质量和吸引力。
2025年,快手正式提出了“直播大舞台百城计划”,以百亿流量扶持规模化布局,将唐山模式推广到全国更多城市。全国已有河北、安徽、广东、山东等57个地区建立了类似的大舞台,直播大舞台模式正在各地迅速复制和推广。
从唐山到西曹,再到蚌埠,直播大舞台模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主播、地方政府和文旅机构争相入局的新风口,对于当地文旅和公共服务的要求的也越来越高。
对景区和地方文旅机构来说,开放态度、积极配合至关重要。天元谷景区与泡泡龙团队的合作中,景区主动提供演出场地、宿舍、办公区等基础设施,迅速促成直播落地,真正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无缝对接。
对公共服务部门和夜市商户来说,直播大舞台的兴起,要求他们不仅要跟上流量的步伐,更需全面提升服务品质与应急保障能力。
以西曹大舞台为例,西曹大舞台最早起源于村民尹叶森的自家院子,从几十人看热闹到日均数万观众同时涌入,对配套服务对要求也就更高。公安、交警、消防、医疗等部门全部参与其中,确保现场安全顺畅;夜市商户则紧跟人流潮,精准调整产品和服务,形成良性的经济循环。
可以看到,直播大舞台能形成全民参与的现象,也是多方协同、共同努力的结果。
直播大舞台的兴起,是数字经济与城市振兴深度融合的典范。
大舞台不只是一个舞台,它是草根梦想的放大器,是城市夜晚的烟火气,更是城市转型的强力发动机。这种模式不仅让主播和平台实现了快速增长,也切实地改变了地方经济、文化和普通民众的生活。
当数字技术与文化自信结合,地方经济与百姓幸福感也被一场场直播“点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Hehson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Hehson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