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京沪深交易所披露,上周(6月30日-7月4日,下同)2家企业上会,新增41家IPO受理企业;2家提交IPO注册,1家IPO注册获通过;2家IPO终止;1只新股上市。
与此同时,本周(7月7日-7月11日)2家公司上会迎考,1只新股安排申购。
一、IPO审核与注册进展
单日新增41家IPO受理企业,惠科股份拟募资85亿元
Wind数据显示,6月30日,沪深北交易所新增受理41家IPO申请。按拟上市板块划分,有32家企业拟登陆北交所,2家企业拟登陆创业板,5家企业拟登陆科创板,2家企业拟冲刺深证主板。另外,2家IPO从“中止”变更为“已受理”。
从行业来看,上述41家企业所属21个行业。其中来自“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企业数量最多,分别有8家、5家和5家企业。
数据来源:wind募集资金方面,有5家企业计划募资金额超过10亿元。拟募资额最高的为惠科股份,拟深市主板IPO募集资金85亿元,用于长沙新型OLED研发升级项目、长沙Oxide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绵阳Mini-LED智能制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招股书显示,惠科股份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面板等核心显示器件以及智能显示终端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群智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度,惠科LCD电视面板出货面积、显示器面板出货面积、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面积分别位列全球第三名、第四名、第三名。业绩方面,2024年,惠科股份实现营收403.1亿元,同比增长12.61%;归母净利润33.39亿元,同比增长30.13%。
值得一提的是,惠科股份曾于2022年6月申报创业板IPO,计划募资95亿元,但在经历一轮问询后于2023年8月撤回IPO。据7月3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发布《关于2025年第二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的公告》,惠科股份等12家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
同日,国产GPU“四小龙”中的摩尔线程、沐曦股份科创板IPO申请均获受理。其中,摩尔线程的拟募资规模达到80亿元,将主要用于新一代自主可控AI训推一体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图形芯片研发项目、新一代自主可控AISoC芯片研发项目等。
摩尔线程表示,公司基于自主研发的MUSA架构,率先实现了在同一颗芯片上同时支持AI计算加速、图形渲染、物理仿真以及超高清视频处理所需计算能力的突破,推动了我国GPU产业的自主可控进程。
另外,两家银行IPO审核状态由“中止”变更为“已受理”,分别为东莞银行、南海银行,2家企业分别拟IPO募集资金84亿元、83.08亿元。
审2过2,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重启后首单IPO过会
上周,2家企业迎来IPO大考,禾元生物、锦华新材首发上会均获通过。
值得一提的是,禾元生物是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重启后首家成功过会的IPO企业。6月18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宣布,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并且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
招股书显示,禾元生物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主要从事创新药研发的生物医药企业,目前公司收入主要来自药用辅料、科研试剂等非核心产品,公司核心产品HY1001(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已完成国内Ⅲ期临床研究,仍处于研发阶段,尚未实现盈利。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禾元生物分别实现营收0.13亿元、0.24亿元、0.2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1.87亿元和-1.51亿元。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4.31万元、-4819.52万元。
在上市委会议现场,上市委主要关注禾元生物重组蛋白表达平台和纯化平台亮相核心技术的先进性,公司预计2027年实现盈利是否审慎,确保药用水稻生产使用安全合规的具体措施等问题。
锦华新材于7月4日首发上会获通过,公司拟登陆北交所。锦华新材主要从事酮肟系列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4年,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39亿元、2.11亿元。在北交所上市委会议现场,上市委主要关注锦华新材经营业绩的合理性、公司与控股股东经营独立性、关于环保合规与安全生产等问题。
另外,wind数据显示,本周暂有2家企业“闯关”IPO,分别为超颖电子、北矿检测。
据上交所网站披露,超颖电子将于7月10日首发上会。超颖电子主要从事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以汽车电子PCB为主,是国内少数具备多阶HDI及任意层互连HDI汽车电子板量产能力的公司之一。
业绩方面,2024年,超颖电子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24亿元、2.76亿元。此次IPO,超颖电子拟募集资金6.6亿元,分别投向高多层及HDI项目第二阶段、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北矿检测北交所IPO将于7月11日上会迎考。根据招股书,北矿检测是国内领先的有色金属检验检测技术研发与服务机构之一,专业从事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检验检测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及仪器研发。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北矿检测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亿元、0.55亿元。
4家提交IPO注册,顺德银行IPO终止
上周,4家公司提交IPO注册,分别为能之光、巴兰仕、昊创瑞通、禾元生物。
招股书显示,能之光主要从事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于6月19日首发上会并获通过。2025年一季度,能之光实现营收1.33亿元,同比下滑3.53%;归母净利润0.12亿元,同比减少23.21%。
巴兰仕主要从事汽车维修、检测、保养设备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7年9月,巴兰仕曾拟登陆上交所主板,但随后因主动“撤单”而IPO终止。公司于2023年11月重新启动上市辅导,转向北交所。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巴兰仕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57亿元、1.29亿元。
7月4日,昊创瑞通、禾元生物审核状态变更为“提交注册”。其中,昊创瑞通拟创业板IPO,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配电设备及配电网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智能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6月17日上会获得通过。禾元生物拟登陆科创板,公司于7月1日过会。
另外,上周2家企业因主动“撤单”IPO终止,分别为顺德银行、双瑞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6月,顺德农商行首次递交招股说明书,开启A股上市之路;2023年3月,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一系列制度规则正式落地后,其IPO平移至深交所,但此后迟迟未有进展。
双瑞股份原拟登陆创业板,公司于2022年12月递交上市申请,2024年11月1日首发上会获通过,但直至其“撤单”前未提交IPO注册。招股书显示,双瑞股份专业从事桥梁安全装备、管路补偿装备、特种材料制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二、新股申购与上市动态
信通电子上市首日涨286%,本周1只新股上市
据Wind数据披露,上周1只新股上市。7月1日,信通电子在深交所主板上市,其发行价为16.42元/股,截至上市首日收盘,该股报63.44元/股,涨幅为286.36%。以收盘价计算,投资者中一签浮盈为2.35万元。
招股书显示,信通电子是一家以电力、通信等特定行业运行维护为核心服务目标的工业物联网智能终端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业绩方面,2024年,信通电子实现营收10.05亿元,同比增长7.97%;归母净利润1.43亿元,同比增长15.11%。
另外,本周暂有1只新股上市。屹唐股份将于7月8日在科创板上市,其发行价格为8.4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51.55倍。招股书显示,屹唐股份主要从事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所需晶圆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提供干法去胶设备、快速热处理设备及干法刻蚀设备等产品。
根据Gartner统计数据,在2023年,屹唐股份干法去胶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为34.60%,位居全球第二名。在快速热处理设备领域,该公司2023年凭借13.05%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名。在干法刻蚀领域,该公司2023年凭借0.21%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九。
业绩方面,2024年,屹唐股份实现营收46.33亿元,同比增长17.84%;归母净利润5.41亿元,同比增长74.78%。
本周1只新股申购,华电新能预计募资超158亿元
据Wind数据,本周1只新股安排申购。华电新能将于7月7日进行网上申购,发行价格为3.18元/股,是今年以来发行价最低的新股,中一签(500股)仅需缴款1590元。
发行数量方面,根据华电新能最新公告,华电新能发行数量为49.69亿股,若超额配售权全额行使,则发行总股数增至57.14亿股。按发行价计算,华电新能此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为158.01亿元,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最高募集资金净额将达179.44亿元,将成为今年以来A股最大IPO项目。
据招股书,公司系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的唯一平台。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项目的开发、投资和运营。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控股发电项目装机容量为5,402.65万千瓦,其中:风电2,751.58万千瓦(市场份额5.89%),太阳能发电2,651.07万千瓦(市场份额3.71%)。
从业绩表现来看,2022-2024年,华电新能营业收入分别为246.73亿元、295.8亿元、339.6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22亿元、96.2亿元、88.31亿元。
三、政策与监管动向
深圳龙华区: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
7月2日消息,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政府印发《龙华区促进上市培育服务工作三年行动方案》。其中提到,进一步加深同专业金融研究机构合作力度,便利企业境内外上市政策咨询,协调跨境金融机构为企业出海提供金融银团服务,推动已在港交所上市的辖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交所上市。开展走进交易所专题活动,积极推介港交所以及面向海外交易所的机构在龙华提升影响力,推动境外交易所在龙华设立代表处或办事处,组织金融、法务机构走进重点拟上市企业、产业园区。支持专业机构配套培育本土双语服务团队,构建跨境服务联合体,建立覆盖港股、美股等不同市场的保荐承销网络。深化与大型券商合作,支持保荐龙华区企业上市的机构以市场化方式举办专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