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风云君的研究笔记)
半年收官。这周开始,风云君会陆续给大家盘点一下私募几个策略在上半年的表现情况,看看这半年表现好的私募到底做对什么?表现不佳的私募又是怎么造成的呢?
风云君一直以来的观点,去做某个产品阶段时间的业绩归因,一定要从两个大的维度去看:
首先要看策略环境,没有哪个单一策略会一直涨,总有其适配期和调整期。简单理解,策略环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产品的beta
第二就是管理人自身的能力,包括它的因子模型、选股能力、主观研判等等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沿着这两个方向,去复盘一下今天的主角——量化股多在上半年的业绩表现。
注:时间截至6.27,来源某专业数据网站
绝对收益角度看,上半年量化股多的业绩遥遥领先于其他策略,其中1000、2000指增得益于小盘股的出色表现,业绩比较拔尖。而量化选股策略由于是全市场动态捕捉alpha,通过较多的市值下沉,同样在小盘股上收获了不少超额,业绩仅次于2000指增策略。
超额角度看,依旧是小市值指增超额更为显著,但500指增和1000指增的超额表现远超历史业绩,在上半年的年化超额就突破了23%,远超过去5年的年化超额均值(不到15%)。
从策略环境来看,上半年流动性充裕、交易活跃、小市值风格走强的A股市场,为量化股多策略构筑了极其有利的基石。
1、市场流动性环境达到了历史最佳状态
“924”行情后,全市场日均成交额维持在1.2万亿左右,流动性水平达历史最佳。日成交额超过2000万元的股票数量从“924行情”前的3500只激增至5000只,这不仅极大拓宽了量化模型的选股域,使组合优化更接近全局最优解,更显著降低了高频交易策略的冲击成本与滑点损耗。
2、市场行情集中度处于历史低位
量化指增持股数量多,通常有几百只或上千只个股持仓,且个股和行业持仓上限有硬性约束。因此,如果上涨股票集中于某几个行业或者板块,则不利于分散持仓的量化指增获取超额收益。
上半年,AI、机器人、创新药、新消费、军工等主题的轮动速度很快,具备分散持仓特征的量化模型也能够快速有效地捕捉到热点,吃下这部分红利。
3、小市值风格走强
上半年中小盘指数显著跑赢大盘,量化模型在小市值域的天然暴露充分受益。在市场流动性提升以及科技板块结构性行情的推动下,中小市值指增产品超额更突出。
这也使得量化对于小市值的偏好更加强烈。从上半年整体来看,500指增/1000指增对小市值的偏好达到近一年的高点,历史80%分位数水平,指增超额亦受益于小市值风格走强。
但近期偏好程度有所回落,500指增小市值风偏已低于历史50%分位数,1000指增的小市值风偏已经回落到历史低位。
另外重组新规的出台更是为小市值股票带来了长期的利好。
综上,量化整体环境可以说达到了最佳状态,量化私募做出高水平的超额也在情理之中。但他们之间的分化也比较大,猛的上半年超额20%、30%,绝对收益的平均水平大概在20%+,导致业绩仅10个点的管理人已经被衬托成业绩较差的一档了。
接下来,我们再挑选3只有代表性的私募,去看看子策略中表现突出的管理人有哪些特点?
量化选股策略——XY
上半年收益40%+,最大回撤仅-6.14%。
策略方面,偏中高频,换手率50-100倍。因子方面配置比较均衡,量价因子占比50%左右,基本面和另类因子占比50%左右。
上半年能够取得突出的业绩,除了策略方面的优势,主要得益于更多的市值下沉。
量化选股策略本身就是全市场动态捕捉alpha机会,哪里有超额就去哪里挖掘。从产品最新的仓位看,前3800市值的股票占比约65%,后3800的占比约35%左右,当然这个比例也是动态变化的。
拉长时间看,今年持仓的市值整体比往年要更小一些。
另外就是规模,目前仅40亿,仍处在红利期。
小微盘量选——SGD
上半年收益50%+,最大回撤-5.11%,可以说吊打市面上大多数的产品了。
策略方面,主要采用基本面多因子量化模型,会加入主观择时,当小盘股估值过高时,将策略性退出,转入大盘低波红利策略,等小盘股回归理性后再介入。
其实上半年布局小微盘的产品都取得了不错的超额,SGD能够从其中脱颖而出,主要得益于基金经理较强的择时能力。
3月底的时候,他观察到小微盘的估值已经到了高位,并且处于小盘股非常敏感的财报季,就果断就清仓了小微盘,转到了大盘红利。
之后又再次提示风险,事实也如他所料,以中证2000指数为例,3月20日达到高点后,一路向下,不料又遭遇黑色星期一,期间的降幅近20个点。而他的产品则顺利躲过,逆势取得了正收益。
4月7日黑色星期一当天,他认为市场出现极度恐慌情绪,叠加当前小微盘估值已经处于历史上分位点在15%以下,整体风险已经释放20%的情况下,小微盘继续大幅下探的概率不大,已经具备了重新进入小微盘的条件。
随即将所有大盘红利股票卖出,重新切换到小微盘股票。事实也再次印证了他的判断,中证2000指数在4月9日触底后,先开启了一波反弹,到目前已经接近3月份的高点,产品也赚的盆满钵满。
时间来到5月底,此时产品已经连续10周上涨,他注意到微盘股市净率、成交额、总市值等指标均处于历史高位,微盘股很可能存在过热的迹象,于是卖掉一半小盘股,切换到大盘红利低波策略。
中证2000指增——JK
上半年取得了33%的收益,超额则有20%+,最大回撤仅-7.73%,同期中证2000则是-12.64%。
策略方面,偏中低频,平均换手在70倍左右。量价因子为主,占比80%,基本面+另类占20%。中证2000成分股占比60%-70%,也会在前1800市值的标的中选股。
上半年能够取得突出业绩的原因,主要是其策略迭代效果显著。
其实JK一直有在做算法迭代,迭代频率是相当高的,去年三季度,对主策略进行了大的升级,短周期预测有明显的提升,实现了机器学习端到端的突破。今年一季度,将长短周期的alpha信号深度融合,超额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策略升级后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去年下半年产品的超额仅10个点,而今年上半年则扩大到20个点。
可以看出,想要在乱斗激烈的量化武林中,拥有一席之地,除了自身强大的实力,还要具备独门秘籍,才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超额蓝海。
最后,风云君也是希望通过这些产品的业绩复盘,挖掘出更多背后的归因,而这些正是我们选择产品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量化股多策略,之所以能在上半年取得比较出色的表现,不乏有量化管理人极强的自身能力,但主要还是得益于策略环境深度适配。因此我们投资人去看这类策略,还是应当遵从风云君提到的长期逻辑:流动性、交易量以及市场情绪,当上述环境发生变化时,我们更应该审慎抉择。
下一篇:纺织娘会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