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厂(右)在医养院和老人攀谈。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陈国厂接受媒体采访。
陈国厂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太康县高贤乡汪庄村党支部书记
在陈国厂的办公室里,桌椅已有些陈旧,记者落座的沙发甚至有破洞。
“家具能用就行。”陈国厂对记者说。他对自己的生活条件要求很低,每天想着的是如何能把医养院里这些鳏寡孤独的老人们照顾好。
30年前,陈国厂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回到太康县高贤乡汪庄村,成为一名乡村医生。后来为了让特困老人安享晚年,他筹建医养院。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思考如何带领乡亲们致富。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他情系“一老一小”,积极建言献策。
救急
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老人在困苦中挣扎
在汪庄村,乡亲们有个头疼脑热,最先想到的就是找陈国厂看看。有的病人来不了诊所,一个电话打来,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陈国厂都要赶过去。从医30年,他就没有空闲的时候。
陈国厂在行医治病时发现,为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家中的老人由于年老体衰或身体残疾,在衣食住行养老医疗等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生活境况令人忧心。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大部分群众过上好日子时,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老人在困苦中挣扎。”于是,陈国厂在自家诊所腾出几间空房子,义务照护本村鳏寡孤独老人,为他们养老送终。
为了帮助更多的人,陈国厂谋划建医养院。“要建就建最好的,要宽敞明亮,要干净卫生,要设备齐全,要让老人们住着舒心。”陈国厂回忆起建太康县高贤乡医疗护理型养老院的情形,“当时是倾囊而出,家里的全部积蓄拿出来还不够,又借了一部分钱。”
2018年4月,耗资600多万元的医养院建起来了,为了让更多的老人入住,陈国厂把它无偿捐献给高贤乡政府。
建院初始,缺少专业护理人员,陈国厂动员学医的儿子儿媳从城市回到农村,全职在养老院工作。“当时,他们也不愿意、不理解,经过我做工作,他们也踏实干下来了。现在无论是看护还是医疗,他们都做得很好。”陈国厂说。
照顾老人是辛苦活儿。年老体弱、身体残疾的老人生活上高度依赖护工。有精神障碍的老人则沟通困难,不服从管理,也容易和人发生冲突。高贤街上一位张姓老人,从医养院偷跑出去三回,陈国厂把他找回来三回。
现在医养院采用了一种新的管理办法,入住老人自由结合,每六个人组成一个“家庭”,民主选出“家长”,医养院给每个“家庭”配一个固定的护理员,“家庭”里面有问题,在“家长”和护理员的主持下,大家坐一起商量解决。如此一来,医养院的秩序好多了。
截至目前,医养院已接收太康县北区近200名老人入住。在这里,老人们24小时有专人陪护,饭有人做,衣服有人洗,生病了有人医治。为了丰富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医养院还定期为他们放电影,定期开展扑克牌、象棋比赛,有对唱戏感兴趣的,几个人一商量就搭台唱起来了。
富乡
让老区人民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
太康县高贤乡位于水东抗日根据地核心地带,这里的先辈们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1938年6月,国民党军队炸开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欲“以水代兵”阻止日军南犯。汹涌的黄河水一泻千里,所到之处一片汪洋,房倒屋塌,财物尽毁,群众流离失所。黄河水所到之处,形成黄泛区,连年灾荒,庄稼颗粒无收。
改道后的新黄河把豫东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坚持抗日,在新黄河以东开辟水东抗日根据地,发挥联结华中、华北两大根据地和钳制陇海、平汉两大铁路干线的重大作用。当地群众虽生活艰难,仍奋力支援前线,年轻人踊跃参军,老人则省下口粮给将士们,彰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解放后,老区的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但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年轻人外出打工挣钱是一条路,但如何发展本地经济,让老区人民不出家门就能挣到钱,让老区经济发展走上快车道,让老区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是陈国厂当选汪庄村党支部书记后集中思考的一件事。
此前,他以养猪场为依托,精准对接周边乡镇8个贫困村的55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使2400人实现脱贫摘帽。
2021年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陈国厂推动在汪庄村先后建成石磨面粉加工厂、挂面厂、服装厂、粉条加工厂、水产养殖场。
麦收后,面粉加工厂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乡亲们的小麦,经石磨加工,生产出零添加无污染的“绿色”面粉。郑州、平顶山、商丘的很多客户来生产车间实地考察,看到生产工艺和流程后,称赞汪庄村生产的面粉是实实在在的“放心面”,能够放心吃,纷纷下订单。“我们现在都是订单化生产,根本不愁销路。目前,我们正和胖东来超市接洽,他们有意销售我们的面粉。”陈国厂说。
小麦、红薯有销路,且价格高,村里的几个厂子效益也都不错。农闲时节,乡亲们就到厂里打工,既能挣钱,还能照顾家庭。
建言
“夕阳产业”要规范,“朝阳事业”要精准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老一小”是陈国厂关注的重点。
2024年,陈国厂在太康县检察院调研,对该院创立的“银色港湾·情暖夕阳益起行”检察工作品牌给予好评,并建议检察机关关注养老机构食品、消防安全问题。
建议提出后,太康县检察院派检察官对县域内养老机构进行调查走访,发现未严格执行食品留样制度,食品存放不规范、不卫生,食品操作间卫生不达标,食品仓库防蝇、防鼠卫生设施不完善,餐具没有进行严格消毒,健身康复锻炼器材管理不善,无障碍通道被挤占等问题在养老机构相当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该院向太康县民政局制发检察建议,并联合民政局、司法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消防大队、卫健委等部门和各养老机构在太康县高贤乡医疗护理型养老院召开公开听证会,指出问题,厘清职责,督促整改。
太康县民政局根据检察建议提出的问题,按照“一机构一方案”工作思路,抽调专门力量,组成工作专班,对养老机构开展“拉网式”核查,现场办公,督促整改。参与案件办理的陈国厂对整改效果表示满意。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社会公众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十分关注,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近日,陈国厂在太康县检察院调研,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希望检察机关再接再厉,不断探索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精准施策,提升工作质效,做好这项“朝阳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