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菲律宾炒作地区紧张局势的动作频频。有媒体7月6日报道称,菲律宾将从日本进口6艘二手海军驱逐舰,以应对所谓的“中国海上扩张”。上周,菲律宾国防部长特奥多罗在记者会上宣称,菲律宾军方正致力于在东海和南海推行“单一战区”概念,即将南海和东海视为一个整体的军事行动区域,理由是菲律宾在南海争议海域面临与日本在东海类似的“威胁”。他还表示,今年12月将与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设立协调中心以推动这一战略。从今年“香会”前拉拢域外国家进行联合巡航,到以“训练目的”将美国陆基反舰武器系统(NMESIS)截留本土,再到重新抛出“单一战区”概念,菲律宾频繁的挑衅举动在打什么歪主意?
客观而言,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小动作”不断,“幺蛾子”不停。首先是拒不承认与中方存在任何形式的争议谅解,又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接连在仁爱礁、黄岩岛、铁线礁和仙宾礁等南海多点对中国开展挑衅行为,甚至扬言要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中国提起二次“仲裁”。这些接连的单方面挑衅动作直接导致了中菲南海摩擦争议的不断升级,也极大扰乱了地区海上形势的安定和平,给各方协力达成的框架性规范准则造成冲击。
至于特奥多罗此次抛出的“单一战区”概念,更是毫无根据,荒谬至极。从历史经纬和国际法层面来看,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确立了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相关权益。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南沙群岛从来不是菲律宾领土的组成部分,菲律宾对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领土和相关海域权益主张毫无根据。中菲南海有关争议的核心,从来都是菲律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使用武力非法侵占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产生的领土问题。因此,菲律宾打着所谓的“维护自身权益”的旗号在南海问题上渲染所谓“中国威胁”,完全是倒打一耙。
从地理位置和沿岸所涉及国家及地区来看,南海和东海根本上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南海北起台湾岛、南至加里曼丹岛、西靠中南半岛、东抵菲律宾群岛,总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沿途涉及中国和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多个东盟国家,是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半封闭海。而东海则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东、台湾岛和琉球群岛以西、北连黄海,南通南海,总面积约77万平方公里,沿途涉及中国、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因此,强行将东海和南海混为一谈,推行所谓“单一战区”,不仅从地理位置上难以说得通,更是故意混淆东亚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这两个不同的区域范畴、不同地区所存在的不同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诉求,以及东海问题和南海问题的概念。
从逻辑层面来看,特奥多罗的言论同样漏洞百出。因所谓“菲律宾和日本分别在南海和东海与中国存在一定程度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议”就将东海和南海视为所谓“单一战区”,给国际处理海上争端提供了极为危险的逻辑范本。若按照此类荒谬逻辑,试问,这是否意味着俄罗斯与日本存在“北方四岛”(俄罗斯称南千岛群岛)争议时,即可将鄂霍次克海与东海整合为战略协作区?抑或当马来西亚与菲律宾在西里伯斯海(又称苏拉威西海)巴拉望岛附近存在主权争议、中菲在南海部分岛礁存在争议时,即可由中国与马来西亚构建针对菲律宾的联合行动框架?
究其本质,菲律宾作为南海争议中综合实力最弱的当事方,迎合炒作“单一战区”概念的核心意图在于构建域外势力介入机制。希望通过概念包装,为美日等域外国家深度介入南海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以此增强其南海挑衅行为的底气。域内国家必须清醒认识到,海上和平是区域国家的共同福祉,地区稳定是应对外部风险实现发展繁荣的基础。寄希望于引入域外势力甚至成为个别国家围堵打压中国战略中的“马前卒”,只会让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和动荡,甚至陷入捆绑式、连锁式的地区安全困境。
菲律宾当局与其故意制造矛盾事端并反复炒作,还不如多聚焦自身内部事务,处理好国内激烈的政治博弈,真正为菲律宾民众谋一些福祉。(作者是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