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辽宁日报
“父亲精通炸药制作,熟练掌握汽车驾驶、密码编制……”
说这句话的杨晓青,是杨靖宇“亲兄弟”杨佐青的女儿,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父亲的传奇人生。
杨佐青,原名杨奠坤,1911年生于黑龙江阿城。曾任磐石工农反日游击队政委。
“正是在磐石并肩战斗的烽火岁月,父亲与杨靖宇结下深厚革命友谊。” 杨晓青深情道出这段鲜为人知的渊源,“也正因这份情义,早期化名张贯一的马尚德,从此改名——杨靖宇。”
谈起父亲的战斗经历,杨晓青如数家珍:“父亲带领游击队打过多次漂亮仗,1932年一次激战中,他身负三处重伤,依然坚持指挥……”
然而,生活中的杨佐青却异常低调俭朴。“他极少主动提及抗联往事,许多惊心动魄的故事,都是后来我们从党史工作者口中得知的。”杨晓青感慨道。杨佐青对子女的要求十分严格:“作为抗联后代,绝不能搞任何特殊!”
为研究杨佐青的战斗事迹,把东北抗联精神传承弘扬下去,杨晓青的足迹遍布东北各大图书馆、档案馆。“只要听闻有关父亲的战斗足迹或新史料被发现,无论多远,我一定要去现场!” 这份执着,只为拼凑起那段被岁月尘封的英雄图谱。
讲好父亲的故事,讲好东北抗联的故事,已成为杨晓青的使命。
她积极参加各类抗联纪念活动,加入黑龙江省抗联精神宣传队。“如今退休了,时间更充裕。” 她的目光坚定而温暖,“我计划走遍父亲战斗过的地方,把抗联的故事,播种在更多年轻人的心田——这,就是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