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徐靓丽
以“融合发展 共建支点”为主题的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7月4日在武汉开幕,1700余名两岸嘉宾齐聚一堂,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和乡村振兴等,共话两岸融合发展。
当天,39个鄂台经贸合作项目现场集中签约,总金额139.75亿元。整个活动将持续至7月9日。
39个项目现场签约
湖北·武汉台湾周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共同主办,旨在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同胞心灵契合。
本届台湾周,重点围绕人工智能、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信息和乡村振兴等产业,举行6场产业交流对接和合作洽谈,组织两岸嘉宾就加快鄂台产业融合展开深入探讨,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积极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高地,提升产业创新发展新动能。
在7月4日的开幕现场,湖北省台办分别与中国银行、湖北银行、富邦华一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旨在搭建多元金融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在鄂台胞台企投融资环境,为台胞台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同时,“两岸(武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正式授牌,该基地是两岸企业家峰会在全国授予的第二家,标志着鄂台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合作迈向新高度,此前首家已落户江苏省常州市。
活动现场签约项目共39个,投资总额达139.75亿元人民币。其中投资超10亿元的项目有4个,5亿元以上项目有6个,涵盖半导体、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文化旅游、汽车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在深化两岸青年交流方面,本届台湾周将通过邀请台湾青年参与足球、乒乓球、棒球及水上救援等11场系列比赛与交流活动,搭建起广阔的互动平台。同时,第十九届两岸媒体荆楚行和2025鄂台职工交流活动也将同期举办,全方位促进两岸各界交流合作,推动鄂台融合发展迈向新台阶。
襄阳、宜昌、黄石设分会场
本届台湾周举办时间为7月3日至7月9日,除了在武汉设主会场,还在襄阳、宜昌、黄石设分会场,开展主体活动、鄂台经贸产业对接、青年交流交往等三大板块共14项活动。
宜昌于7月5日举行海峡两岸(宜昌)电子化学品产业合作对接会,服务湖北重点发展产业需求和宜昌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目标,通过参观考察、项目对接等形式,促进鄂台电子化学品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发展,将宜昌打造成为大陆知名的电子化学品产业专区。对接会上,总投资62.57亿元的18个项目集中签约。截至目前,宜昌累计批准台资企业229家,累计投资金额19.38亿美元。
襄阳于7月5日举行海峡两岸(襄阳)新一代光芯屏技术产业合作交流会,围绕新一代光芯屏技术产业,共同探索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为两岸产业合作树立新标杆。作为汉江流域制造业高地,襄阳拥有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和丰富的人才储备。台湾在半导体材料、精密光学等领域技术领先,可与襄阳的终端应用市场形成互补。
黄石将举行海峡两岸(黄石)电子信息产业合作对接会,聚焦黄石打造台资集聚区、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深化两岸电子信息产业融合,促进黄石台资企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黄石台资企业呈现“井喷式”增长之势,台企工业总产值突破115亿元大关,同比增长25.6%,增幅高于黄石市规上工业1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黄石市台资企业达114家,年产值超过30亿元的1家,台资企业缴纳税收过1亿元的台企有2家,台资企业吸纳就业1.5万人。
责编:ZB
上一篇:理论荐读 | 抗战为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