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沈阳晚报
陆冬英
小暑来临,标志着盛夏的真正来临。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小暑不仅是气候转变的节点,更成为了寄托情感、描绘生活的诗意载体。从田园风光到个人心境,从自然之美到人文情怀,诗韵中流动的小暑,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鲜活而又韵味悠长的画卷。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白居易的《小暑六月节》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出小暑时节的气候特点。忽然间温热的风扑面而来,宣告着小暑的到来。竹林中喧闹作响,让人提前察觉到降雨的迹象,远处的山峦渐渐昏暗,隐隐传来阵阵雷声。诗人敏锐地捕捉到了小暑前后天气的微妙变化,将自然的韵律融入诗句之中。
“小暑金将伏,微凉麦正秋。”元稹在《小暑六月节》中,点明了小暑时节的物候特征。此时,暑气渐盛,即将进入三伏天,而小麦也到了成熟收获的季节。金黄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曳,与渐渐炽热的暑气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独特的夏日丰收图景。诗人通过对时令和农作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时序更迭和生命的循环,蕴含着对自然规律的深刻感悟。
小暑时节,烈日炎炎,消暑纳凉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主题,这一情景在古诗词中也多有体现。“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的《夏日山中》描绘了一幅洒脱自在的夏日纳凉图。诗人在山林之中,懒得摇动白羽扇,索性脱去衣衫,裸露着上身,将头巾挂在石壁之上,任凭松间的凉风吹拂头顶。诗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无拘无束、悠然自得的心境,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在炎炎夏日中寻找清凉与闲适的生活情趣。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孟浩然的《夏日南亭怀辛大》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夏夜的清幽与寂寥。小暑时节,荷花盛开,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荷香;竹叶上的露珠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如此美妙的景致,诗人却因没有知音共赏而心生遗憾,想要取出鸣琴弹奏一曲,却无人倾听。诗中既有对夏日美景的赞美,又蕴含着诗人对友情的渴望和孤独寂寞的情绪,情景交融,韵味悠长。
除了描绘夏日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小暑在古诗词中还承载着诗人的思乡之情和人生感慨。“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青奴初荐枕,黄縢旋开尝。”陆游的《小暑》一诗,看似写小暑时节的闲适生活,用竹席纳凉,开坛品尝美酒,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诗人深居简出,看似悠然自得,实则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虽未直接提及小暑,但诗中“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所描绘的西湖六月美景,正与小暑时节荷花盛开的景致相契合。
诗韵中流动的小暑,是丰收景色,是蝉鸣蛙声,是荷风竹露,是闲适生活,这些元素构成了小暑独特的韵味。这么美的小暑季节里,沏一壶香茗,听一段轻音乐,品读一首小暑的古诗词,用心去体会古人度夏避暑美好的意境及天然淡泊的心态。
上一篇:新国足首次亮相 能不能点燃希望
下一篇:雨水暂歇 闷热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