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仲夏的傍晚,凉风习习。山东省郓城县随官屯镇文昌苑社区的家风广场逐渐热闹起来,村民们搬着小马扎围坐在一起,一场名为“家和万事兴”的家风宣讲活动悄然拉开序幕。“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依次分享着各自的家风故事,广场上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和笑声。
这幅充满烟火气的基层治理新图景,正是郓城县妇联深耕家风建设、助力基层治理的生动缩影。
建设家风阵地,充实家风活动
家风是家庭的精神内核,优良的家风会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为孩子校准人生坐标,让家庭发展更有幸福底气。
5月中旬,郓城县妇联新打造的两处家风广场在随官屯镇落成,成为家风宣传的坚强阵地。
周末时分,随官屯镇佀楼王庄社区的家风广场上,村民谭雪梅与女儿驻足于家风故事展区,细细品读。“妈妈,这是你给我讲过的六尺巷的故事,它教会我们要谦和待人……”女儿稚嫩的声音在广场上回响,传递着家风的力量。
今年以来,郓城县妇联从小处着手,深耕家庭细胞,针对乡镇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打造家风广场、家风角等阵地,丰富家风宣讲活动,以家庭服务带动基层治理,将社会治理的触角不断延伸到家庭,以“小家庭”激发“大能量”,以千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
开展家风宣讲,涵养淳朴民风
在文昌苑社区刘爱军家中,20多名社区妇女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讲家风,以自身的经历、身边人的故事,开始了一场和风细雨的好家风微宣讲。
“桂花的公公眼睛看不见,她嫁过来后,无微不至地照顾老人的生活,给老人洗衣做饭,操持家务,一直到老人安详离世,伺候了10多年,这份孝心实在难得!”吕桂花的邻居徐爱云声情并茂地向大家介绍。
去年重阳节,文昌苑社区的老人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为了让老人们过得有滋有味,村民王先玉带头为老人捐了3000元钱。提起这件事,社区妇联主席王嘉瑶竖起了大拇指。“俺们家是社区‘最美家庭’,儿子给老人捐款,是做好事,我感到光荣。”王先玉的母亲郝秀云高兴地说。
在郓城,家风宣讲不再拘泥于会议室或大屏幕,一方庭院,几个小马扎,就能成为宣讲的舞台。活跃在全县691个村(社区)的好家风宣讲员,用百姓身边的真实故事成风化俗。
村里拌嘴吵架的少了,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的多了,好家风逐渐成为一个个家庭的闪亮名片,引导着更多群众自觉当文明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
丰富家庭内涵,激活治理动能
“我们精心打造‘法润万家 向阳花开’法治服务品牌,通过普法宣传、矛盾纠纷化解、社区法律服务等,将‘法治理念’注入家庭细胞,以家庭内涵提升激活‘自我治理’能力,实现基层治理效能的显著提升。”郓城县妇联主席黄英介绍。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社会治理的最小单元。今年以来,郓城县妇联通过开展“法润万家 向阳花开”巾帼法治行动,组织法律知识讲座24场,覆盖妇女3000余人次,培育巾帼法律明白人2500余人,有效保障了家庭权益,化解了内部纠纷,提升了家庭内涵,激发了家庭参与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如今,家庭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高涨,邻里关系更加融洽,家庭如同一座座桥梁,将居民们紧密相连,共同融入基层治理的大潮中,让家庭真正成为基层治理的主角。
上一篇:【我在现场】招聘夜市
下一篇:《金陵四十八景》在江苏书展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