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实施数字化教学改革 培养铁路机务乘务岗位高技能人才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数字教育背景下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乘务岗位人员技能培养的研究与实践》,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字化改革方案,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完善司机职业技能规范 建立培养评价标准
学院深入西安机务段等地走访调研百余名技术骨干和操作能手,凝练职业能力特征涉及的心理、思维、行为和语言等共计23个特质要素。结合《轨道列车司机(电力机车司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铁路机车操作规则》等,完善技能培养要求的操作步骤和特质要素并设定评价观测指标,重构技能培养项目体系,厘定技能培养评价量规,构建技能培养垂类模型,开发适用于技能培养评价的均值聚类、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神经网络4套软计算算法,形成《铁路机务乘务岗位人员技能培养评价标准》。
开发技能培养场景资源 构建模块课程体系
校企联合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操作技能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和企业生产现场创设面向技能培养项目的“仿、情、实、育”4类场景,重构对接岗位工作过程的技能培养项目,建设6本数字教材和视频动画等数字资源库,开发30余个思政育人和技术攻关典型案例。学院结合技能培养项目中操作步骤教学和特质要素形成对课程设置的要求,构建融通职业思政育人元素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顶层互选”模块化课程体系。
创设技能培养实践路径 创新培养运行机制
学院创建“仿真习练—反演训练—实操演练—生产实练”的操作培养过程,分别引入工况案例培育安全心理特质、接入标准规范培育标准思维特质、纳入考核评价培育审慎行为特质、融入作业实录培育规范语言特质。实施基于数字场景的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打造“工单案例前馈+特质技能反馈”的“双馈”教学模式,依据软计算的评测反馈动态调整评价量规,创新形成基于软计算的技能培养运行机制。
学院将继续实施数字化教学改革,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持续推进铁路机务乘务岗位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贡献力量。
(刘芳璇 崔 晶 王 娟)
上一篇:经典“转译”:黄庭坚的“理语”诗
下一篇:人活着是不是都是为了混圈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