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商图药讯)
2025年7月3日(周四)下午,一场聚焦“全球化战略与数智转型”的生物医药研讨会在上海顺利举行。本次活动由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健康产业俱乐部联合主办。到场嘉宾均为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校友,现活跃于生物医药、大健康、医疗服务、数字医疗、临床科研及产业投资等领域,涵盖药企管理层、Biotech创业者、医院与科研机构专家、医疗科技从业者及行业投资人等多类角色,充分体现了华大校友在全球医疗健康产业链中的专业深度与广泛影响力。
活动聚焦医药全球化、本地化实践、AI赋能医疗等热点主题,汇聚行业核心观点与深度洞察,助力华人大健康精英在国际化进程中拓展认知、链接资源、共谋发展。
jing
精
cai
彩
nei
内
rong
容
开场&欢迎致辞
活动伊始,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健康产业俱乐部办公室 徐主任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随着全球医药格局的深度重构,中国力量正在全球创新体系中扮演越来越关键的角色。作为连接校友、企业与全球资源的重要平台,华大健康产业俱乐部希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推动更多高质量的交流与合作,助力校友在变局中寻找到确定性的发展路径。
纪要:随后,作为本次会议的主办方之一,上海商图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贝也发表了致辞。她表示,商图长期专注于生物医药领域的深度策划与产业链接,致力于推动专业内容、优质资源与创新生态的高效对接。本次携手华大健康产业俱乐部,正是希望借助校友平台的凝聚力,构建更紧密、更有深度的专业联结,推动观点交流走向实际合作,加速优质思想的落地转化。
迎风而行:中国药企的全球化战略与项目的本地化实践
嘉宾:单国洪,WashU健康产业俱乐部会长、前武田中国总裁
纪要:全球力量与中国智慧的结合,是当前创新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单国洪指出,全球医药行业正面临多重结构性挑战,包括全球老龄化、支付压力持续上升、地缘政治影响下的供应链重构,以及AI与多组学带来的技术范式跃迁。在此背景下,跨国药企逐步从“成本效率导向”转向“安全稳定优先”,而中国则借助政策支持、资本驱动与临床体系完善,在“黄金十年”中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关键力量。中国创新药企的国际注册能力、三期临床表现与FDA/NMPA认可度持续提升,License-out交易与出海合作日益频繁。
他指出,当前中国Biotech在商业化路径选择上正面临深刻博弈:自主推进虽能实现闭环控制,但成本高、周期长,合作开发与CSO模式虽可缓解风险,却需构建扎实的合规体系与国际信任机制。他提醒,部分企业存在阶段性“贱卖”与资源错配现象,应理性认知全球窗口期与本土能力匹配的战略节奏。全球医药格局重构下,唯有真正具备国际化能力、临床数据严谨、流程规范可控的企业,方可在竞争中实现可持续成长。“全球力量与中国智慧”的深度融合,正是推动中国药企走向世界的关键支点。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AI推动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
嘉宾:刘飏(Sosa Liu),艾昆纬IQVIA数字化商业与医疗解决方案大中华区负责人
纪要:全球医疗系统正面临复杂挑战与变革压力,刘飏女士指出,“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患者需求,需通过技术驱动的创新加速医疗触达与服务个性化”。演讲围绕IQVIA在全球范围内的Commercial Engagement Services服务路径展开,涵盖从临床开发、真实世界证据、市场准入到患者参与全周期支持。其中,核心HCP与患者支持平台通过“Contract Sales + Field Medical”双轮驱动,并整合了数字化手段、AI工具、远程健康追踪与平台级互动,使患者服务从资源型支持迈向AI赋能的新阶段。她强调,“Patient Experience Platform (PX)与Patient Relationship Manager (PRM) Global”是推动患者粘性提升的关键基础设施。
在具体实践中,刘女士以肥胖症管理为例,指出现有系统正经历“三大路径重塑”:优化诊疗路径、缓解运营压力、推动创新超越药物本身。她系统梳理了AI参与下患者旅程的数字转型,包括智能问答、文本语音代理、远程平台管理、融合App+设备组合等,并强调“真正的患者参与(PES)应建立在全球AI平台、动态个性化服务与端到端数据联通基础上”。她同时呼吁对精神心理、患者教育、非药物干预与数字减重方案的系统关注,认为未来的竞争力将取决于“谁能构建一体化平台、打通上下游、并形成支持各类患者旅程的闭环生态”。
华大校友对话:中美贸易战下的全球药企与本土药企策略调整
主持人:蔡靖,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单国洪,WashU健康产业俱乐部会长、前武田中国总裁
许晓椿,生银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赵晋,LYFE Capital 创始人兼管理合伙人
纪要:
围绕当下国际格局变化与中美关系演变,本场圆桌从三个维度展开深度探讨:
1.全球创新趋势与中国路径选择:嘉宾们对比了本土创新、跨国药企与外资企业在未来十年中的战略机会,强调“全球化能力”将是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2.中美博弈下的供应链与市场策略重构:地缘政治推动全球产业链向“本地化+多元化”转型,企业需在安全性、效率与普惠性之间寻求新平衡。
3.领导力迭代与组织进化:面对产业变革与代际更替,医药企业未来的领导者需具备跨文化协作能力、试错容忍度与系统整合思维。
三位嘉宾基于自身在大型药企管理、国际投资与全球制造网络中的丰富经验,带来了兼具战略视野与实操落地的深度洞察,为在场听众呈现了一场极具启发意义的思想对话。
本次研讨会不仅展示了华大校友在生物医药与大健康领域的专业实力与战略远见,也搭建了一个链接全球视野与本土实践的高质量交流平台。未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健康产业俱乐部将持续凝聚校友力量,推动跨界协同与思想碰撞,助力医药健康产业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共同迎接全球化与数智化时代的新机遇。
xian
现
chang
场
sheng
盛
kuang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