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娃妈分享:我在鸡娃和躺平外的第三种选择
一位A娃妈妈的分享:
真正让我感到无力的时候,是读二年级下学期开始,在多多一年级快结尾的时期,成绩一直是班级排名前五,由于疫情的影响,二年级上学期只上一个月,成绩就跌倒了最末,我不明白,短短的一个月里,是什么因素造成的这种后果。
对我来说,感到手足无措的并不是孩子成绩的问题,而是她在学校里所出现的一些状态,无论是学习方面还是其他方面,总是一副消极的样子。
对待老师也好,同学也好,会故意的去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甚至是一些偏激的行为,在正常人看来,这个孩子就像是有些不像正常人,可能她的本意是想要得到老师或者朋友的关注,可是却造成了相反的效果,使得同学关系也非常的疏离。
那段时间,老师也委婉的提议我们是不是要带孩子去看一下心理问题。
当我询问孩子时,她每次的眼神躲闪,都会带着一丝尴尬的表情,甚至有时候神态也非常的不自然,虽然她嘴巴上说着,我没什么啊,我很开心啊,但是至少在我看来,她把自己的心门对我关闭了,抗拒着我进入她的世界。
我一直相信着孩子,我坚信着它做每一件事都是带着想做好的想法去完成的,只是,在她能力不足的时候,出现了问题,无法解决,所以才出现躺平的心态。
我想,在中国这种应试的教育背景下,要完全放弃,让孩子去自由发展,这是有点难的,还是要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干预和策划。
孩子本性是爱玩的,所以面对一些困难就会选择逃避,这个时候,我们采取强硬的方法并不可取,一味的按照网络上的育儿理念一顿套也是无功无过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上,在孩子能够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我全部都会鼓励孩子自己去做,哪怕是做的一塌糊涂,哪怕是做的很慢很慢,让人着急,那都是她的一个学习的过程。
如果因为害怕结果很差,就不让孩子去尝试,不给她这个机会,她就永远得不到练习,你也没法要求她在不会的事情上在某一天就突然全都做的很好。
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学习,都是在不断的犯错,不断的摸索,不断地去发现改进自己的办法中,慢慢做的全对,慢慢做到最好。
下一篇:“徐老大”是如何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