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7月6日电(实习生 崔梦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袁野)当地时间7月5日,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今天,‘美国党’的成立还给你们自由。”
马斯克是在对他4日所发一条帖文的回复中作出上述表述的。“支持和反对比例为2:1,表明你们想要一个新政党,你们也会有个新政党。”马斯克写道,美国正“因浪费和贪污而破产”。
在宣布成立“美国党”的帖子下,有网友问他的新政党是否会参加2026年中期选举或2028年的总统选举,马斯克回复称:明年!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指出,马斯克5日没有提供关于“美国党”组建的任何其他细节;成立一个新政党,马斯克需要应对错综复杂的州法律和参选规则,以及激烈的诉讼。
美国选举专家布雷特·卡佩尔表示:“所有州的州法律都偏向两大政党,尽可能地为第三个政党的出现制造障碍。”
“创建一个新政党并让它参加选举的门槛很高。如果你有源源不断的资金,这或许可以实现,但将花费很长时间,并且耗资数亿美元。”卡佩尔说。
在美国长期由两大政党主导的政治体系中,第三党始终扮演着“叛军”的角色——挑战政治常态、为不满者发声、引领新思想的先锋。它们鲜少赢得高位,但不时撼动美国政治根基,引发广泛关注,推动主流党派调整议程。然而,这些党派往往昙花一现、来去匆匆。
自建国初期起,美国政治就不断出现第三党运动的周期性爆发。19世纪20年代,反共济会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第三党;40年代至50年代,自由党与自由土地党聚焦于当时美国社会最尖锐的问题:奴隶制。
1892年总统选举中,民粹党赢得5个州的选举人票。1912年,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因不满共和党保守转向,自立门户建立进步党,赢得27%的选票和88张选举人票,至今仍是美国第三党在总统选举中最成功的战绩。
1968年,种族隔离主义者、亚拉巴马州州长乔治·华莱士领导的美国独立党在南方5个州获胜,获得46张选举人票。
尽管第三党常怀理想、呼声高涨,美国制度环境却使它们极难存活。这主要是由于美国采取单一选区制与“赢者通吃”规则(即“多数决”制度),除非获得最高票数,否则候选人无法当选。这种制度相比比例代表制,大幅压缩了小党生存空间。选举人团制度亦强化了两党格局。
此外,各州对政党入选选票的规定不一、手续复杂,令第三党耗费大量资源。总统辩论由两党控制的委员会把持,其设置的民调门槛往往将第三党排除在外,媒体曝光率低更是雪上加霜。
纵观历史,许多第三党理念最终被大党吸收与改造。许多第三党依赖于某一位领袖的号召力(如华莱士和罗斯福),缺乏制度化建设,往往随着个人淡出而迅速瓦解,且内部派系斗争频繁。
马斯克的新政党能否摆脱这一命运,目前看来并不乐观。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