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网
中央气象台7月6日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
预计7月6日白天,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重庆、华南大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其中,新疆南疆盆地、河北南部、山东、河南、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东部和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中北部、广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最高气温37~39℃,新疆南疆盆地和吐鲁番盆地、山东半岛北部、苏皖北部等地局地可达40℃以上。
高温健康风险三预警齐发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气象局7月5日18时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
预计,7月5日20时至6日20时,华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东部、江南中西部、华南中部、东北地区东部及新疆等地高温健康风险较高(黄色预警);
江苏、安徽、山东、河南、上海、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贵州、黑龙江、新疆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高(橙色预警);
其中,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和东部、安徽北部、河南东南部、上海中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新疆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高温健康风险极高(红色预警)。
越来越热不是错觉
目前一场大范围高温正在影响我国,京津冀干热炙烤,部分地区地表温度高达70℃,华南一带闷热似蒸笼,多地体感温度冲上40℃。不少人感慨,这些年似乎热得早、热得长,还热得越来越极端。中国天气网统计气象大数据发现,这不是错觉,我国多地高温季确实开启得越来越早,而且热得越来越持久。
中国天气网对比1961至1990年,1991至2020年数据发现,后三十年,我国中东部大部首个高温日出现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前,尤其是广西中南部、广东南部和东部、福建东部等地,首个高温日出现时间提前了15天以上。
中国天气网统计了近60年气温数据还发现,不少城市高温日数总体呈增多的趋势。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兰州、太原、北京等地高温日数增多趋势明显,基本在2011年至2020年达到顶峰。
从1961年到2020年十五个城市的夜间气温图可以看出,从左到右是年份,从蓝色到黄色到红色,表示夜间高温天数越来越多,说明大多数城市夜间明显变热。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夜间最低气温高于28℃的天数明显变多,从早年的蓝色变成了黄色,而上海、南昌、重庆都变成了红色。
今年6月以来,我国高温天气不断,特别是四川盆地一带,高温日数之多、强度之强,历史同期罕见,高温纪录接连被打破。我国大部地区高温极值呈现出明显增多的趋势,尤其是近三十年格外明显。
防御指南
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
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
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来 源丨央视网综合央视新闻、中国天气网、新华社、中国疾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