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我来自美国,在中国一呆多年。年纪大了,很多时候容易往回想,那年那事,那人那景。特别是今年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即将开票,赛事官方活动“上海网事”网球经典物件特别征集活动已全面开启。这样的时刻,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上海“网”事。
1998年夏天的6月中旬,雨已经几乎不停地下了一个月。那时,我在想自己是不是犯了一个可怕的错误——接受了上海全新赛事喜力网球公开赛赛事总监的工作。当一项户外硬地赛事遇上连绵阴雨,挑战可想而知,不过那也已经是28年前的事了。1997年底至1998年初,当上海获得这项ATP250赛事的举办权时,谁能想到这样一个小型男子职业网球赛事会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男子和女子职业网球的基石?有些人甚至会说它已成为这里所有国际运动的基石。
第一届喜力网球公开赛来到上海的时机实在是完美。张德培正值巅峰时期。一位不起眼的美籍华裔网球运动员,年仅17岁就赢得了法国网球公开赛冠军。我从1994年初就认识他,当时我担任香港网球公开赛的赛事总监。让张德培承诺连续3年参加喜力网球公开赛,大概是我早期最大的成功之一。我还记得他击败当时世界排名第二的伊万尼塞维奇,获得了第一年的冠军。那场胜利点燃了一团火焰,推动这项赛事和这项运动在中国蓬勃起来。过去28年里,ATP总决赛和WTA总决赛都在中国成功举办。
28年过去了,喜力网球公开赛到如今的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赛事升级了,阵容豪华了,影响力增加了,我还是赛事总监。很多人问我们是如何打造这项世界上广受球迷欢迎的赛事的,我想诚实地告诉他们,这要归功于中国文化——温暖、善良和对细节的关注。此外,我们在上海网球大师杯(2002年,2005—2008年)期间接受了五年高水平办赛训练,并与世界上最好的球员结下深厚友谊,这些方面也很有帮助。纳达尔、费德勒、德约科维奇和许多其他顶尖选手的参与都为我们设定了非常高的标准。
罗杰·费德勒和我是超过23年的朋友了,我认识他的经纪人已经超过26年!这真的让我觉得自己老了。当你有像我们这样的友谊,并在高压情况下工作时,它会加强这种联系。当罗杰在上海的比赛期间,我们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他不想让他的粉丝失望,而我的工作是确保最好的条件,让他的才华在球场上闪耀。那些充满情感的岁月,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友谊和忠诚纽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在罗杰心中,上海球迷有着特殊的位置。无论输赢,他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爱。罗杰曾做过旗忠网球中心的开馆嘉宾,并且来到上海超过了14次。他曾经对我说:“我对上海很依恋,对中国很依恋。我会一直回到这里,哪怕在我退役之后。”现在看来,他做到了!
我常常收到来自粉丝的评价:“这项赛事的一切都井然有序。”这对于我来说是最珍贵的赞美。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真正与众不同的,是球迷与赛事的融合,以及我们为他们提供的体验。在亚洲,没有任何其他地方可以让球迷们在练习场上如此近距离地接触辛纳和阿尔卡拉斯这些明星,甚至获得签名与合影。赛事举办场馆——最先进的旗忠网球中心,拥有标志性的八片式可伸缩屋顶,并一直在逐步升级,今年它还将迎来自己的建馆20岁生日,并继续为球迷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
当我谈到上海劳力士大师赛时,最引以为豪的是它对中国网球的影响。这项赛事已成为中国的黄金标准,并激励了下一代中国球员。它还为中国顶级选手提供了一个平台。对于打网球的中国孩子来说,这项赛事代表了他们志向的巅峰。他们可以梦想,梦想着有一天他们也可以在上海夺冠。我很荣幸自己能在这段历史中发挥一小部分作用。这是一个大家庭的共同努力,让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得到了美好的呈现。我在久事的同事、各方媒体和广大球迷,都促成了这一切。
今年的上海劳力士大师赛将在9月29日至10月12日在久事体育场馆旗忠网球中心举行,毫无疑问的是,赛事将进行重大升级。二号馆也会增加可伸缩屋顶,进一步增强球迷和球员的体验。我们还在建造一个拥有1200个座位的球场,观众可以在这里观看世界顶级球员的日常训练。当然,我也知道,有关费德勒“超级挚友”的特别企划,一定是大家关心的重点。今年,一定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安排。当然,赛事本身的精彩程度一定毫无疑问,你们想看到的明星球员都将如约而至。
此刻,当我正在庆祝自己成为一名ATP赛事总监第30个年头的时候,回首过去经历的所有美好、挑战、压力,甚至是不那么有趣的回忆,我坚定地认为这是一段令人难以置信的旅程,并且,旅程正酣!(本文作者系上海劳力士大师赛赛事总监)
原标题:《纪实|吕华勇:我,费德勒和大师赛》
栏目编辑:郭影 文字编辑:蔡瑾
来源:作者:吕华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