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泰安日报)
精简办事流程、规范办事标准;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以精细化的服务方式,精准对接群众多元需求,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赛道上,岱岳区以帮代办服务为抓手,创新模式、精准施策,勾勒出政务服务从“被动受理”到“主动服务”的转型图景,让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速度与温度”的双重赋能。
“云代办”让项目审批跑出数字加速度
“没想到视频连线就能解决从立项到规划的所有问题,节省了近一个月时间!”泰安市腾宇重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先生点赞岱岳区“云代办”服务的实效。
据了解,这家涉及重型机械制造的企业在新项目筹备期,曾对产业定位、厂区规划布局等专业问题一筹莫展,厂前区比例、建筑物退距等细节难题一度让项目推进遇阻。
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闻讯而动,联合满庄分局、大汶口工业园组成“帮代办专班”,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开启“云上会诊”。屏幕两端,企业展示项目方案,审批业务骨干对照政策法规逐条分析,从产业结构定位到规划指标优化,如同专家会诊般一次性厘清所有疑问。这种创新模式背后,是该局打造的专业服务体系——组建覆盖市场准入、投资报建等领域的帮代办团队,划分为3个小组,每组配备5名以上骨干,为腾宇重工项目量身定制审批路径,将立项、规划等环节整合为“一站式”服务,运用告知承诺制容缺受理,最终节省20余天。
线上解难题,线下服务同样贴心。在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满庄分局“一件事”专窗,企业提交材料后由专员全程代办,通过微信群实时对接进度,“审批管家”式服务让企业办事如虎添翼。今年以来,“线上联动+线下兜底”模式已累计帮代办2817件次,办结率与满意率双达100%,申请材料压减超70%,让“数据跑路”替代“企业跑腿”成为常态。
精准帮办助力个体工商户破茧成蝶
个体工商户孙女士的“个转企”之路,见证了岱岳政务服务的精准滴灌。经营办公用品店的她在业务拓展后渴望转型升级,却对政策和筹备事宜一无所知。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帮办人员主动上门,化身“政策翻译官”,详解“个转企一件事”改革优势,从企业核名到章程拟定、股东决定等材料逐项梳理标注,还指导其运用线上“个转企”专区提交申请。在精准指导下,孙女士顺利完成身份转变,为事业发展打开新空间。
在推进“个转企一件事”改革中,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坚持需求导向,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服务动能,为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搭建“绿色通道”。这种“一对一”精准帮办,不仅破解了群众办事的信息壁垒,更激活了市场经济的“细胞”活力,让更多小微企业在政策沃土中萌芽生长。
上门服务彰显政务温度破解特殊难题
“员工年龄偏大无法电子签名,经营范围变更卡了壳。”山口镇山锅集团张女士的困扰,触发了岱岳政务服务的创新响应。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山口分局得知情况后,启动“上门服务”机制,工作人员携带设备奔赴企业现场,手把手协助老年员工完成线下实名认证,让数字化改革的阳光照进特殊群体。
优化服务永无止境。目前,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现了服务创新实现三重突破:“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既推广电子政务又保留传统通道;建立“需求导向”机制,针对老年群体等特殊人群精准施策;落实“服务前移”理念,将窗口延伸至企业一线。
这种“带着设备跑、迎着困难上”的服务姿态,既保障了改革成效的普惠性,又彰显了政务服务的人文关怀,真正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的目标。
从“云代办”的数字赋能到“个转企”的精准滴灌,再到上门服务的温度传递,岱岳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三个典型案例为支点,撬动政务服务质效全面提升。岱岳区将深化“项目管家”服务,扩大“云代办”覆盖范围,持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办事流程,构建“企业吹哨、服务报到”的政务服务新格局,打造营商环境的“软实力”,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